close
 
從基礎教養,提供孩子夢想沃土
分享

  不必到補習班、潛能開發中心……,你就是孩子最佳的夢想園丁!

  或許是因為工作忙碌,也或許是因為台灣的大街小巷很容易找到各式各樣的安親班、才藝補習班……,台灣的父母幾乎很習慣把孩子的教養,花錢交由外人來著手。其實,不必到補習班、潛能開發中心……,只要你願意多花點心思,家庭就可以是孩子的夢想花園,而你,就是孩子最佳的夢想園丁!

  會作夢的孩子有創意

  跟國外的孩子比起來,台灣的孩子在資質上絕對不差,只要給指令,我們的孩子可以做得又快又好,除了快與好,同樣的指令,下次他可以做得更好,因為指令相同,孩子在流程上會改進,增進效率。

  但是就怪了,偏偏孩子不會主動自己找別的事做?所有的動能來自於「指令」?

  我們的孩子,真的已經「鴻海化,台積電化」了。製造代工已經是上一個世紀的主業,這個世紀再多一個都覺得多餘。為什麼我們的環境教不出下一個「Apple」、下一個「Microsoft」出來呢?因為,填鴨式、平面化的教育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在創意能力上總是少人一大截。

  創意,能協助孩子創造出有別於他人的好點子;創意,讓孩子在困境中也能找到別人不懂得運用的方法來突破;創意,是孩子實現夢想的關鍵能力。

  所以,夢想花園中必需的養料之一,就是創意。

  從天馬行空開始

  是不是很難想像,印象中呆板木訥的德國人與日本人,這兩個國家產出的童話故事與卡通動畫,竟能深深地陪伴著全世界許多孩童的時光?

  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小紅帽……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雖然被美國影視工業發揚光大,世人常錯以為是來自於美國的童話,事實上,可是來自於不折不扣的日耳曼大國;無敵鐵金剛、小叮噹、Hello Kitty、櫻桃小丸子……也是陪伴孩童成長的卡通,同樣來自於一板一眼的大和民族,影響力一樣遍及各地。

  這兩個印象中呆板生硬的工藝大國,其實饒富想像力。

  童話故事,動漫作品,是啟發孩子「天馬行空」很好的媒介工具。孩子的創意能力與生俱來,而後天如何發掘、體現出來,是父母責無旁貸的責任。

  孩子的創意思維發展,就從「天馬行空」開始。

  ◎ 多問「為什麼?」

  孩子的創造力像是星空下閃亮的炮竹煙火,點燃的一瞬間只要啟動,爆發力無窮。扮演點燃的角色,是父母的課題。

  首先,請先調整我們的腦袋。當孩子提出問題時,不要急著給孩子「答案」。雖然孩子的心智年齡不等同於我們,但請用「QBQ」(The Question Behind the Question)的精神來參與孩子的問題與回應。

  「問題背後的問題,還有什麼?」

  此外,發問「為什麼?」不應當總是孩子的優先權,父母也應該善用「為什麼?」做為啟發孩子思考的引子。丟問題,給孩子時間想一想,不代表不回答孩子問題。馬上回答孩子問題,長久下來,孩子就一點思考能力也沒有。

  ◎ 多說「後來呢?」

  讀繪本、講故事,向來是孩子喜歡的靜態活動之一。這些都是很好的途徑,藉由圖畫構圖、故事情境可以訓練孩子的創意力。

  當父母陪著孩子一起閱讀時,不仿多用詢問「後來呢?」的方式,激發孩子不同的想像及思考。當孩子告訴我們一個發現或一個故事時,也多用「後來呢?」引發孩子繼續發想的動力,讓孩子的創意天馬行空,自在遨遊。

  ◎ 給孩子多一點玩的機會

  每個孩子都愛玩,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也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對孩子來說,玩就是學習。那麼,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培養玩中創意呢?

  首先,讓孩子玩得有自主性。換言之,不要干涉孩子的「玩」。讓孩子在過程中,按照他的思維邏輯、發想創意,盡情任意地玩,同時也是發展豐富想像力的時候。千萬別在屬於孩子的時刻介入干預,切記,孩子也是一個自主的個體啊!

  其次,要鼓勵孩子從個體的「玩」,擴展到團體的「玩」。藉由與其他孩子的互動及交流,也許只是童言童語,也許只是互相模仿,誰說創意一定不是從模仿當中學習得來的?

  最後,要用正確的心態正視孩子在「玩」當中的破壞行為。孩子在玩的當中,有時候笑得燦爛如天使,有時候搞起破壞來如同惡魔一般。常言道,「破壞是最好的建設」,孩子的破壞行為,其實也透露出正面的訊息,是孩子另一種求知慾的展現,只是藉由破壞來傳達。因此,實質上「破壞」是難得可貴的一種探索活動。

  ◎ 讓孩子「盡情表達」

  當孩子做某項決定時,我們可以問他:「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有沒有其它可能性?」此外,也要提供孩子發問問題的空間與時間,培養孩子敢問的勇氣、愛問的習慣。當孩子表達意見的時候,無論是疑問還是肯定句,請先讓孩子說完,敘述的過程也能夠藉此訓練他的精密思考能力。

  ◎ 提供孩子「操作和活動」的機會

  孩子透過活動得以發展與成長。從生活中的玩具、積木、簡易拼圖等小活動,以至讓孩子學習畫畫、舞蹈、音樂等才藝,舉凡這些雖然有形式上的差異,本質上的目的卻相去不遠。這些體驗與學習,提供孩子一個空間與時間發揮「思及所及」的創意平台。也是初期很好的媒介,提供孩子將腦袋所想,轉換成具體化的表現,五官可以輕易地感受。

  因為這些機會訓練,孩子以後的創意也許就是展現在策略、管理等層次上呢!

  除了創意,還有執行力

  天馬行空的孩子,雖然具備了創意的競爭力,但要是孩子長大進入職場後,空有一堆想像,找不到方法將創意發展成可以被執行的方案,創意的價值,終究也會落得曲高和寡、無疾而終之名。在企業裡,即便有再好的創意,一旦不能被落實,產生實際的執行方案,進而為公司謀取利潤,這樣的創意也是曇花一現,過眼雲煙。

  英語老諺常說:「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說白話一點,就是話多不如做得多。顯示「執行力」在一個事件的流程或發展上,是最終臨門一腳的致命關鍵。因此,除了創意之外,父母也不能忽略培養孩子的執行力。

  
從家事開始

  多數台灣的孩子放學後回到家,一向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談到家事,每個人又更是爸媽的心肝寶貝,家事輪不到小孩分擔。所有的生理需求,孩子只需按照自己的生活步調,一出口,萬事都通。

  其實,這是不對的。凡事都幫孩子做好,對孩子執行力的培養,是毀滅。

  美國一項青少年追蹤研究發現,童年時期多做家事的孩子,成年後獲高薪工作機會高出常人四倍,失業比例可少十五倍。與其給孩子魚吃,不如教他釣魚;要培養孩子的競爭力,就從小時候培養做家事的習慣開始。

  讓孩子從小學習做家事,很重要嗎?當然。因為教導孩子從小「做家事」,其中的重要性與意義,遠大於勞動本身。

  光是「垃圾」,就能訓練孩子的組織、思考與執行力。

  從垃圾分類開始,孩子就必須學習如何分辨材質,判別歸類,徹底執行。倒垃圾更是一個系統流程化與徹底執行力的實踐。首先,要思考:袋子該如何綁牢,垃圾才不會沿路掉滿地?幾點「出門」,才能順利「堵到」垃圾車?應該選擇哪條「路線」,避開車水馬龍或野狗野貓,以最快的方式將垃圾脫手?……

  「收納」,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哪些物件要收放一起?收納盒要如何堆疊擺置,既可以美化居家陳列,還可以便利取拿效率?收納的行為,要時刻執行,落實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只是口號而已……。

  其實,家事不只是單純的清潔工作而已。當父母將它視為訓練孩子人格渾熟的工具時,孩子的表現反應,可能超乎想像。所以,訓練孩子的執行力一點都不難,就從「家事教育」開始吧!
陪孩子設定目標

  當孩子做事漫無目的,態度一點也不積極,我們該怎麼辦?

  當然,孩子當下的表現,不能用來定論未來。而父母的責任,必須抽絲剝繭,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成因、動機,才能夠評斷這樣的行為究竟是否合理。

  另一個培養孩子執行力的方式,就是「陪孩子設定目標」。設定目標的方式,可以用「SMART」五大原則進行檢視:

  • S(Specific):也就是具體。目標切忌抽象、模糊不清。
  • M(Measurable):也就是目標要可以被衡量,被量化。
  • A(Attainable): 也就是設定的目標必須具有挑戰性,但是,一定要是可達成、可實踐的。
  • R(Relevant): 也就是設定的目標要跟當下的本身及情境有關聯性,並且共識是一致的。
  • T(Time bounding):即設定的目標,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達成。

 

 


本單元內容出自凱信出版之《敢作夢,興趣就能當飯吃!》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