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人小孩在日本幼稚園被打 媽媽氣急敗壞 老師卻這麼回答...

影音中心

有華裔媽媽最近分享,說她在日本上學的4歲兒子經常被班裡的一個熊孩子毆打,每天總是掛著輕傷回家,有時候是額頭被劃傷了一道痕,有時候是腳踝被撞瘀。華裔媽媽一開始還以為老師不知道,當她將情況告訴孩子的班主任時,班主任的回答讓她嚇壞了。「是的,我知道你兒子跟別人打架,並且你兒子占下風。」

「老師,我不明白,為何你知道了卻沒阻止!」

「請原諒我們不能阻止,因為這是孩子的社會性行為,我們的教育目的是要讓孩子自己處理衝突,而不是通過家長或老師來解決。我們對待其他孩子的衝突也是如此的!」

「如果被打傷了或者發生嚴重的後果怎麽辦?」

「當我們發現他們可能會發生嚴重後果時,我們會讓他們停止。但我們不會從一開始就阻止,過早地介入,孩子就會依賴大人和老師,並且學不會自行處理衝突。」

後來,這個華裔媽媽發現不少日本家長也是這樣的態度,發現兩個孩子在打架,只是站在一旁看,不幫忙也不阻止,當發現孩子演變到有可能危及安全時,大人才喝令孩子們停止下來。這讓她的觀念改變很多,甚至開始佩服起來老師的哲學。在這種教育方式下,日本的孩子們大多數都能自行解決與小朋友間的矛盾,而不需要大人們的幫忙。這些觀點值得華人父母思考。相比之下,華人的老師和父母更多的是一發現就及時阻止,雖然這樣的處理方式讓孩子們不至於受傷或發生意外,但是孩子們會很依賴大人的出手幫助。時常見到不少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時就會第一時間躲到父母的身後或者向老師告狀,當身邊沒大人時,他們就會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也更容易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讓孩子自行解決,而不是告訴他們打回去或溜之大吉: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就如同大人的性格一樣,處理同樣的一件事情,每個人的方法都不相同,但我們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應對這社會上的各種事情。當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負時,為人父母的自然心疼憤怒,所以很多父母出於護犢心態,條件反射都是讓孩子打回去,不能讓別人占便宜。但是打回去並不適合每個孩子!如果一個柔弱的孩子,你讓她使用暴力,結果反而會被欺負得更慘;但如果一個有鬥性的孩子,你讓他遇到小惡霸扭頭就逃跑?顯然也不合適,會挫敗了孩子的銳氣,這種銳氣表現在學習上可能就是越挫越勇的精神,父母打壓了他的鬥性,可能就會讓孩子從一個未來可能取得大成就的人變成一個平庸之輩。

最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然後剩下的就讓他們自己應對。那麽到底如何讓孩子懂得自我保護呢?幼兒說總結出三點:

1、學會阻止暴力的發生。當面對其他孩子嘗試揮過來的拳頭時,要教會孩子懂得阻止,比如可以嚴肅大聲地抗議:「我不喜歡你打我,你不可以再打我。」使對方知道打人的行為是不受歡迎的。

2、懂得化敵為友。很多時候小朋友間打架並不是存在什麽深仇大恨,而是一些小矛盾導致的,比如你家孩子拿了對方的玩具引起對方反抗。當然也可能有些故意欺負人的孩子,但他們也還是孩子。有個小女孩通過分享了口袋裡的糖果化解了想欺負她的熊孩子,一轉眼孩子們就玩在一塊了,這何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呢?

3、懂得保護自己。平時還可以讓孩子學會一些自衛手法。比如空手道、跆拳道、散打等武術,讓孩子有防身之技。民間有句話說「不會打的怕會打的」,讓孩子懂得基本的防身術,不僅能增強自信,還能更好地保護自己,會受益一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