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方祖涵/低欲望社會裡,難孵出的未來

2016-12-09 03:32聯合報 方祖涵(運動文學作家)

離開莫斯科的那個下午,戶外是零下十二度低溫。從旅館可以看到遠方正在蓋的建築體,外型就像台北的巨蛋,不同的是儘管天氣如此凜冽,輪班工人還是廿四小時趕工。

因為工作跟旅行的關係,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城市間移動。不管每個月飛了多少次,清晨有曙光,夜晚有燈火,從客機窗口看到的都會風景總是動人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在天空看著地上的球場,像鑽石般的是棒球,長方型是美式與歐式足球,短矩形則是籃球或網球。

從莫斯科到阿姆斯特丹、從巴塞隆納到華盛頓、從東京到首爾,每次夜晚的飛行,一座一座美麗的球場在地面燈火通明地閃耀著。有時試著數數它們,很快就會發現那幾乎不可能,因為大部分經過的都市,如此美麗的風景多到數不清。

除了台北。

諷刺的是,這趟飛到莫斯科的行程,身上帶的書,正是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書封上面寫著:「當台灣經濟呈現疲弱的L型,低欲望、新平庸正在帶領我們向下沉淪。薪資凍漲、未來不明,新世代『向內、向下、向後』,喪失成功欲,只在乎小確幸,這就是低欲望社會!」

書裡雖然說的主要是日本,同樣降低的物欲與成功欲、同樣依賴的便利商店經濟體、同樣陷入「微高價」的假性奢侈感,台灣經濟現況跟書裡描述的沒有什麼兩樣。社會階層實質上減緩的流通性,讓成功變得更困難,更多人選擇放棄,選擇降低對自己生活品質的渴望。與其說是追尋無欲則剛的心靈境界,現實造成的結果卻是貧富差距更為加深,富者越富,窮者越來越沒有欲念,也越來越窮。

「為什麼要蓋巨蛋?又沒有那麼多人會去看棒球。」「那只是一個大商場,把它拆掉變成公園吧。」在低欲望社會裡,未來的可能性就這樣一個一個消滅,剩下那個嘲笑所有納稅人的巨型裝置藝術,證明我們是如何停駐不前。

台灣職業棒球快要卅年了,到現在球場都沒有完全符合美國小聯盟水準,球員總在容易受傷的場地打球,觀眾從來沒有機會享受高水準的看球環境,甚至是乾淨的廁所;籃球從業餘打到職業再打回半職業,球場還是容易滑倒,三不無時還會破個洞;其他運動的窘況,就更不必說了。

台北當然可以不要巨蛋,可是沒有巨蛋的話,下一個新球場的規劃在哪裡?什麼時候會完工?一九九一年行政院長的承諾,弄了廿六年,政黨輪替幾次還是沒有結果。球場只是經濟的一個面相,卻也是整體狀況的誠實縮影。人民受困於低欲望社會的陷阱裡看不到未來,倘若政府不能提供建設的遠景,不管是公資金的直接挹注,或是提出鼓勵投資的條件,只是過一天算一天,那麼,大多數的民眾都只能繼續緊抱自己的,「向內、向下、向後」的,越來越少的小確幸。

其實,你我都知道,我們並不真的滿足於停滯的現況。至少,我們會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只能活在低欲望社會裡。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原愛養成之路超艱辛 小時候邊哭邊打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Br2GsqX0U

 

台灣桌球好手江宏傑與日本桌球天后福原愛登記結婚,獲得台日網友祝福;而當年扎著丸子頭、拿著橘紅色球拍在球場上的女孩,如今更成為全日本最受歡迎的桌球運動員!被稱為「瓷娃娃」的福原愛,3歲時便已在球場上打滾,儘管每次比賽失利,都哭成淚人兒,但這也代表了她「永不放棄」的精神,更象徵著她有股強大「好勝心」。

被稱為「瓷娃娃」的福原愛,3歲時便已在球場上打滾
被稱為「瓷娃娃」的福原愛,3歲時便已在球場上打滾。(圖/影片截圖)

天資聰穎的福原愛,5歲時已在全國大賽中取得冠軍,當然現在的成就除了來自於天賦之外,也依靠著後天的努力。媽媽千代對年紀小小的福原愛進行了一連串嚴酷的訓練,像是每天連續打1000球,中斷一顆便重頭來過,母親表示「打桌球,就像邊衝刺一百米邊下棋,馬虎不得。」

儘管每次比賽失利,都哭成淚人兒,但這也代表了她「永不放棄」的精神
儘管每次比賽失利,她都哭成淚人兒,但這也代表了她「永不放棄」的精神。 (圖/影片截圖)

這股「愛醬」旋風也不斷在網路上被拿來討論,像是一段福原愛小時候邊打球邊哭的影片更重新被挖出來!影片中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愛醬有著圓滾滾的大眼睛,但一站上乒乓球桌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十分專注;而她邊打球邊哭的樣子更是讓網友都大呼「超萌」!

小小年紀的福原愛每天都得連續打1000球,中斷一顆便重頭來過
小小年紀的福原愛每天都得連續打1000球,中斷一顆便重頭來過。(圖/今日頭條)
如今她與台灣桌球好手江宏傑登記結婚,成為台灣媳婦
如今她與台灣桌球好手江宏傑登記結婚,成為台灣媳婦。(圖/福原愛微博)

文章來源:YouTube/YuuHA130426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生了6個孩子,全部考上哈佛耶魯,這個媽媽是這樣做的


 2016-04-06 08:53:58

 
全惠星,博士,曾任耶魯大學教授,現任東岩文化研究所理長,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

全惠星出生於首爾,梨花女子大學英文系二年級時,以全額獎學金作交換學生去美國留學,在迪克遜大學學習社會學,後進入波士頓大學研究生院,取得社會學博士和人類學博士,曾學習漢語.作品有《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

她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她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將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畢業後,他們分別擔任著名大學的教授、院長和美國白宮衛生部長助理等要職。《紐約時報》評論認為:「這個成功的家庭,可與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甘迺迪家族相媲美。」如今,奇蹟的創造者全惠星女士,成為全球媽MD典範。

 
全惠星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專題採訪時,透露了她獨特的教育理念:「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啟發,中國有句話『功夫在詩外』,運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學』外。」

先來看看她6個子女的情況:

大女兒慶信,哈佛畢業,麻省理工學院理學博士,現任韓國中央大學化學系教授。

大兒子京柱,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曾任麻薩諸塞州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部長,現任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二兒子東柱,中學獲得美國總統獎;哈佛大學醫學博士和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

三兒子洪柱,哈佛大學學業後,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後回到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之後受到耶魯大學法學院的邀請,成為該學院首位韓裔客席教

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院長。曾出任助理國務卿,主管人權事務。


二女兒慶恩,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後,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臨床法學客席教授。耶魯大學聘請的首位非白人的女性客席教授。

小兒子定柱,哈佛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後,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和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獲得了美術學領域的最高學位——MFA(藝術碩士)。

全惠星是如何讓六個孩子全都考上哈佛耶魯的呢?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電視台專題採訪時,金透露了她獨特的教育理念:「我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化中受到了啟發,中國有句話『功夫在詩外』,運用到我的教育方法中就是功夫在『學』外。」以下是她的七點家教心得。

1

媽媽們要懂得發展自我


自我發展,就是在個人的職業範圍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華。不管從事什麼職業,媽媽都要盡最大努力去開發自我。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就要先提高母親的能力。母親對一個家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女性來說,事業和家庭就像小鳥的兩隻翅膀,只有力量均衡才能展翅高飛。女性如果不能把自己所處的社會和家庭結合在一起,不能積極愉快地生活,那麼,她的整個家庭,包括丈夫和孩子都會受到影響。

2

絕對不要為孩子犧牲自己


我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心情很焦慮。我日思夜想怎樣做個好父母,怎麼才算好父母,我陷在這樣的焦慮中,不能自拔。後來,我想起了我的父母,回憶起他們對我的教育過程,瞬間,不只是育兒問題,就連人生問題也好像是重新聚焦了一樣,變得清晰明朗起來。

我的父母不是為孩子無條件犧牲的人。他們始終在學習、進步,充實自己的人生,他們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影響到了很多人,也成為孩子們的榜樣。

作為父母,關鍵在於如何能夠成為孩子們的引導者,幫助他們看到未來、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要想成為最好的引導者,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了目標,計劃好自己的人生,日積月累,始終進步,並有能力去幫助和影響他人,方能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3

創造一個隨時隨地讀書的環境


無論在家裡的哪個角落,都有學習的氛圍。這一切都是我先生所營造出來的。不用強求他們去學,孩子們的眼裡只能看到書桌和正在學習的家人,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是我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每天晚上刷完碗之後,我就坐在書桌前學習;哄著孩子們睡覺之後,我也會坐在書桌前繼續學習。看到母親努力學習的樣子,孩子們自然而然將學習當做是生活的一部分,比起說「你學習吧」,更有用的是說「我們學習吧」。

家裡書桌比較多,因此在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如果有朋友來玩,就會坐在一旁的書桌上跟著一起寫作業或者讀書。附近鄰居都說,到了我們家,孩子們就會開始學習,甚至有些父母會在每天下午的時候把不願意學習的孩子們送到我們家裡來呢。

4

感情好的夫妻容易成為榜樣


常常吵架的父母,尤其是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的父母,他們孩子的成長肯定會出現問題。

有些人認為我和先生的感情會特別好,或者共同點非常多。但其實,我們與其他夫妻沒有什麼不同。也並不是說我們不吵架,只是一開始我們就很了解對方的長短處,所以,遇到分歧,我們更懂得尊敬和認可,而不是粗暴地拌嘴或大吵大鬧。

儘管我們儘量避免,但爭執還是有的。若被孩子們發現我們在吵嘴,我也會告訴孩子們,要允許差異的存在。當然,在孩子面前,我從來都是為丈夫樹立父親的權威。如果母親不尊重作為父親的丈夫,孩子也不會認可父親的權威,這樣一來,父親的教導就無法站住腳。反之亦然。在妻子成為母親的瞬間,丈夫就要開始樹立妻子的權威。如果丈夫尊重妻子、認可她的權威,孩子們才會尊敬、跟隨母親。如果丈夫無視妻子,孩子們也會無視母親;同樣,如果母親無視丈夫,會使孩子們敵視他們的父親。

你看,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夫妻相親相愛的過程;而感情好的夫妻,肯定會教育出更成功的孩子。是的,我們都想成為好父母,有了這個共同點,我們的其他問題就很容易溝通和解決。有了這樣的環境,孩子不可能成長不好。

5

打開孩子心靈的方法


我們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早上看到孩子們的表情和氛圍就能大概猜出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了,並且能夠輕易地提出問題。看到比較憂鬱的孩子,母親就能表示關心了。

但是表示關心並不等於直接向他們提出問題。尤其是對於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情緒波動很厲害,叛逆、煩惱、憂鬱……負面情緒一大堆。如果父母不知道問題所在就直接去問,會使孩子反感,追問太多,則只會讓孩子陷入更加混亂的狀態當中。

在跟孩子交流之前,多問問周圍的人,做好準備,這樣一來,也就不用聽孩子們抱怨「媽媽你什麼都不懂,還……」的話了。另外,要注意引入交流的時機,最好不要直接跟孩子說「我們來談談吧」。這種單刀直入的形式,會讓開始交流之前的氛圍變得尷尬又生硬,孩子也很難一下子對你敞開心扉。例如,我就經常利用給孩子們理髮的時間,通過給孩子們理髮、撫摸他們等自然的碰觸,我們的親密感更加強烈。那時自然地問他們我好奇的事情,孩子們便不會排斥。

6

與孩子溝通的訣竅


在交流的時候還有一點要注意,不能給孩子「我是大人,你是小孩,你要聽我的話」之類的暗示,最好表現出相反的態度,讓孩子感覺他是在告訴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這樣,他會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我聽過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一長大,就跟自己有隔閡了,什麼事情都不愛跟自己說,而他跟同學、朋友卻好像無話不談。

遇到這種情況的父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到底是誰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孩子不跟父母溝通,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跟父母溝通沒有意義。一來,父母不理解他,總是從自己的角度教育他;二來,父母不能提出建設性或者啟發性的建議。如果跟父母說說心裡話,父母總拿自己的經驗大做文章,聽不進孩子的想法,不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的話,哪個孩子還願意跟父母談心呢?

好的父母要始終記住兩個詞語:聆聽,建議。所以,我以我的經驗告訴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讓自己成長,不斷想辦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決自己人生中的問題。這樣,當孩子需要幫助時,我們才能擔當起一個有意義的角色,而不是陪著孩子一起發愁。

很顯然,孩子都喜歡有力量的父母。

7

孩子主動學習的動力:為了幫助他人


一個人的才華,會讓他整個人看起來熠熠生輝;而只有當他同時擁有了高潔的品格,他的光輝才會散發和蔓延,才會照耀到他人。才華像是蒲公英的花朵,而品格就是微風,風吹過,蒲公英的小傘才會在空中翩翩起舞,飛到四面八方,把種子播下。

品格的魅力每每讓我感到震撼和驚喜,它能讓一個人更努力,更開闊,更柔軟,也更有力量。這一點我也能常常從我的孫兒們身上感受到。

孩子們始終有個目標:自己的學習和努力都是為了幫助那些不幸的人們。一旦這樣的意識在他們內心紮根、生長,慢慢成為一種信念,他們就會獲得無限的力量。他們會全心全意去實現這個目標,而為了實現目標,他們會努力增長自己的體力和才華,使自己變得強大起來,就像他們的父母——我的六個子女——一樣。

所以,每當有人問我有什麼特別的教育方式時,我都會這麼說:「不要只培養孩子的才華,更要注重培養他的品格,讓他成為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我希望年輕的父母們都能牢記這一點,這就是即使你不督促,孩子也會自發學習的秘訣,也是培養被人們所喜愛和尊重的大人物的秘訣。

節選自《有奉獻精神的父母培養大人物》,作者/全惠星,譯者/邵娟。圖片選自網絡。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購買超級媽媽系列作品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歲男孩想要化妝 母親一句話讓網友為她歡呼

  •  
8歲男孩想要化妝 母親這句話讓網友都歡呼。(圖/智慧育兒)
8歲男孩想要化妝 母親這句話讓網友都歡呼。(圖/智慧育兒)

一位8歲的小男孩Ethan Wilwert,他擁有著與眾不同的夢想,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化妝師,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母親時,母親不僅沒有反對這個夢想,還為Ethan做了一件超棒的事,她請了得過艾美獎(Emmy Award)的髮型造型師-Joey Killmeyer來為兒子上化妝課。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兒子如此開心,之後我們回家後,路人看到他的妝都想請兒子她們化妝。」

她請了得過艾美獎的髮型造型師Joey Killmeyer來為兒子上化妝課。(圖/智慧育兒)
她請了得過艾美獎的髮型造型師Joey Killmeyer來為兒子上化妝課。(圖/智慧育兒)

造型師幫Ethan化了一半的妝,另一半由他自己完成,從照片上可以看出,Ethan的化妝技術是相當純熟,他媽媽也說:「喜歡化妝並不代表他的性向有所不同,就像個普通孩子一樣,他只是樂於探索!我們當父母的應該做為孩子最大的後盾。」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的獨特天賦,不要因為刻板的思想和偏見限制了孩子的未來和發展。(圖/智慧育兒)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的獨特天賦,不要因為刻板的思想和偏見限制了孩子的未來和發展。(圖/智慧育兒)

許多網友都大讚賞這位開明的母親,有她的支持和鼓勵,Ethan不僅發現自己的天賦和興趣,也能大膽追求自己的夢想,而這名媽媽希望他們的故事,能讓其它父母明白一個道理:「每個孩子都有屬於他的獨特天賦,不要因為刻板的思想和偏見,限制了孩子的未來和發展。」

文章來源:智慧育兒

 

 

出版編輯:蔡子萱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家/最年輕政委如何培養?唐鳳的爸爸這樣說

2016-08-25 21:00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13歲走上自學之路的唐鳳,背後有著一對願意聆聽孩子聲音的父母。記者黃士航/攝影

13歲走上自學之路的唐鳳,背後有著一對願意聆聽孩子聲音的父母。記者黃士航/攝影

 

13歲走上自學之路的唐鳳,背後有著一對願意聆聽孩子聲音的父母。唐鳳的父親唐光華表示,唐鳳幼兒園時,他就採取蘇格拉底式的教育原則,不停與孩子對話,聆聽孩子的聲音,「只要孩子有理,就會給予支持。」

唐鳳的父母都曾是媒體人,由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母親李雅卿辭職在家教育小孩,並深入研究另類教育方法,創辦種籽親子實驗國小(種籽學苑),唐鳳國中後就開始自學。

唐光華說,唐鳳從小就非常喜歡閱讀跟思考,到了小學之後,學習速度就比其他孩子快很多,太太就依據唐鳳的學習需求,積極尋找不同的學習環境,換了六間學校,當年的校外學習資源不如現在豐富,因此夫妻常帶唐鳳去圖書館看書,「公共資源對於熱愛學習的孩子很好。」

「我們從小就塑造一個尊重孩子的討論文化。」唐光華說,因為他自己熱愛哲學,從唐鳳幼稚園開始,他就用蘇格拉底的對話法教育唐鳳。針對唐鳳讀的東西,不斷提問,因為沒有標準答案,可刺激唐鳳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我常牽著唐鳳的手,走在指南路的橋上,邊散步邊對話」,這樣做,也會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很重視他吸收的知識,也願意聽他講話,這是對孩子很大的鼓勵。

唐光華表示,唐鳳念國中時,遇到一位非常開明的校長,允許唐鳳國二開始就不必到學校,只要交期末報告就好。唐鳳就利用這段時間,到政大旁聽希臘哲學、分析哲學等課程,「這些哲學訓練,對於唐鳳後來的程式設計非常有幫助。」

「唐鳳決定不念高中時,我一度很難接受。」唐光華說,因為唐鳳當時是科展第一名,可以保送建中,「但是唐鳳表明他不想讀高中的理由後,就完全說服我了。」唐鳳認為,在建中學到的知識,或許很多人覺得有價值,但他卻沒興趣,因為他只想學資訊科學。此外唐鳳還說,「全世界的數學、物理專家數以萬計,但是資訊科學領域剛起步,他希望能當先驅者。」

唐光華指出,很多家長很難跨出的一步就是「太在意學校考試、成績」,但他認為,「孩子真正能學到知識比學校成績還重要」。此外,當孩子有道理的時候,父母要聽得出來孩子的道理,並且尊重孩子的選擇。大部分父母會用權威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因為孝順,被迫放棄堅持,但這卻有可能是孩子一生很好的選擇。

唐鳳幼兒園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合筆記/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

2016-06-09 02:50 聯合報 張立

六月,屬於畢業生的季節,年輕學子懷著理想步出校園;典禮總會邀請成功名人演講,要從這些人士的人生歷練,找到自己的方向,這是畢業生在校園內的最後一堂課。

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用「珍惜」兩個字送給中原大學的同學,他提到,人生每個階段都可能遇到貴人,要珍惜人與人的情分,「做個有溫度的人」。

張善政臨危授命、擔任行政院長四個月,期間經歷了南台大震、北海岸漏油導致的直升機墜機意外,都是極大的不幸事件,但他進退得宜,確實讓人感受到政府官員的「溫度」。

張善政的知與行,不僅是送給畢業生,對身在職場的所有人,也是門必修的課。

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日前受邀在哈佛畢業典禮演講,同樣提到人與人的溫度。他在演說結尾時說,我們花在低頭看手機的時間,遠勝於接觸彼此的目光。他希望畢業生記住這個人與人接觸的時刻,同時以電影ET的結尾,提醒這群下一代的支柱,記得回家看看父母。

史匹柏九十九歲的父親,當時也在現場聽著兒子的演說。

史匹柏念大二時,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而輟學,直到年近五十,才又回到學校取得文憑,中間相隔了卅七年,大導演始終相信大學教育的重要性。比爾.蓋茲則與他全然不同,輟學後沒再完成學業,四年前參加母校哈佛畢業典禮,他勉勵學弟妹,要讓人類互相幫助、消除世界的不平等。

史匹柏與蓋茲在面對世界頂尖的一群學子,談的不是創業、賺錢、工作,而是人性,回到人性最良善的那一面。

史匹柏執導的「紫色姐妹花」,是描述上世紀卅年代美國南方的故事,主角包含著黑、窮、醜以及女性等在當時全然不利的因素,史匹柏才深刻體會到痛苦與真理,大導演所做的結論是:「一切都需要愛」。

交大今年將畢業典禮改名「開業典禮」,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強調,「過去只是序幕,緊接著的終身學習才精采」。他的話,與蘋果創辦人史蒂芬.賈伯斯十一年前在史丹佛畢典演講有相同意涵。

賈伯斯以自己對愛、失去及死亡經歷的人生三堂課,勉勵所有畢業生「求知若飢,虛心若愚」。即使賈伯斯已離去多時,但時至今日再回顧他的演說,仍然經典。

功成名就未必能世襲,人生閱歷卻可以傳承,史匹柏要畢業生們多聽聽別人的故事,「當仇恨增加時,唯一的解決方式就回歸人性」,這句話,對傷痕累累的台灣,同樣適用,不限於畢業生。

 

 

 

賈伯斯張善政哈佛台積電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一階通過4醫學系 立志到偏鄉行醫    

2016-03-17 12:11 聯合晚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景文高中學生鍾典霖學測74級分,已通過繁星推薦陽明醫學院第一階段,今天個人申請一階篩選通過4個醫學系,包括台大(公費生)、成大(公費生)、長庚(公費生)、北醫。他的志願是到偏鄉當外科醫師。

鍾典霖說,他讀國小三年級時看到導師播放非洲難民短片,想到父母曾說台灣的偏鄉也存在相同的問題,他覺得對偏鄉最直接的幫助是醫療救助,決心當一位偏鄉的外科醫生。  

國三基測前幾天,鍾典霖的父親因心肌梗塞倒下,急救時所用的醫療器材是當日的最後一組,他心想,都市資源都如此,何況是偏鄉,更加強了他服務偏鄉的志向。因此3年前他雖考上建中,但選擇就讀景文高中,住在學校宿舍,專心求學。

在學三年課業表現維持全年級1%外,他在高一暑假參加「大孩子老師」,到台中偏鄉大坑國小輔導小學生課業,以實際行動回應偏鄉孩子的需求;高二暑假也參加醫學院體驗營,了解醫療體系。

景文高中學生鍾典霖志在偏鄉醫師,學測74級分繁星推薦已通過陽明醫學院第一階段,申請台大(公費生)、成大(公費生)、長庚(公費生)、台北4所醫學院醫學系也通過第一階段。圖/景文高中提供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

台灣教育 一直缺了這兩個字

  • 410教改召集人黃武雄認為,教育必須多點「留白」,讓學生自由發展。
  • 不是讓學生愈忙愈好!利用「留白」,練習跟自己相處,找回主體性。

22年前的410教改召集人、台大退休教授黃武雄昨出席「跨世代教育改革」講座,直言台灣教育只會不停塞東西,讓孩子的主體性萎縮。他建議,學校教育必須多一點「留白」,讓孩子自由發展。黃武雄說:

教育者是「園丁」,最重要的工作是開闢一個園地,讓學校變成花園,而「花草」是要自己長出來的。

曾為全人中學教師的謝宗霖,爭取到今年7月第一屆「亞太民主教育年會」(APDEC)由台灣舉辦,成為該年會召集人。為了探索教育改革真義,昨舉辦暖身的跨世代教改講座,找來黃武雄分析台灣教育現況、人本精神等。

台灣教育 把孩子教笨了

黃武雄表示,台灣的教育用錯誤的方式糾正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小孩一來到世界,必須不斷跟世界互動,透過辨識、修正、嘗試錯誤,了解語詞精義。

現在的教育,只會學文法、學智慧,用組合、分析式的教法,打斷孩子自然的學習,「把孩子教笨了」。

黃武雄說,學校有義務打開人的經驗世界,同時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他強調,語文跟數學不能放,因為語言、數學要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發展抽象能力,最重要的是,老師不能只想塞滿學生,「留多一點空間,讓孩子自由發展。」

想走的路 孩子自己選

黃武雄回憶,早期發動教改、落實小班小校,是因為發現很多孩子原本快樂成長,一進到學校納入「大班大校」的秩序管理,人生從此變黑白。「升學主義」必須改變,讓教學回到教學。

教育不能只是讓學生變好,而是要了解孩子。

黃武雄認為,每個孩子都很重要,都能有無限發展、都能造就,教育必須破除由上而下的規畫,讓每個孩子選擇自己真正想走的路,現在很多體制外學校、自學團體都是一顆顆種子,進而影響體制內學校慢慢改變。

除了留白 傾聽也重要

1984年出生的謝宗霖就讀森林小學、全人中學共10年,並在全人中學執教4年。謝宗霖說,現在的教育一直只想把時間填滿,「以為愈忙愈好」,應該利用「留白」,練習跟自己相處。但他坦言,「留白」不管是對大人或小孩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為很多人會不知如何應付、會慌亂。

 

謝宗霖也點出「翻轉教育」中「傾聽」的重要。他說,人本精神就是人權,「能不能看見彼此」很重要。翻轉教育的重點在於老師能否聽見學生聲音、家長聽見小孩聲音,才不會淪為形式。

聯合報/馮靖惠、董俞佳 報導
聯合報/柯永輝、馮士齡、陳怡蒨 製作
主圖/林伯東 攝影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課餘兼3職 她大三賺足學費

2016-04-09 07:20 聯合報 記者王昭月/高雄報導

正修科大學生會長薛珮妤,把自己的人生當成「品牌」在經營,是游泳教練,助理健身教練及美甲師,日後不怕沒出路。 記者王昭月/攝影

分享
 

正修科大女大生薛珮妤把自己的人生當成「品牌」在經營,利用課餘當游泳教練、健身房助理教練及美甲師,還能勻出時間經營學生會,才大三就賺足學費,也賺了豐富人生體驗。

頂著一頭金髮的薛珮妤,就讀正修科大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3年級,是學生會長,造型突出,渾身活力,顛覆「乖乖牌」的印象。大一原本念休閒與運動管理系,後來轉念時尚設計系,她的理由是絕不能只有一項專長。

薛珮妤的父親是游泳教練,幼稚園起就培訓她成為水中蛟龍,國、高中念體育班,以體育專長保送大學。17歲那年她考上游泳教練及救生員證照,寒暑假教小學生游泳,曾經月入5、6萬元。

3年前她念大學,利用課後到健身房工作,協助指導會員,愛塗鴉的她平日當起接案美甲師,大二投入學生會活動,薛珮妤說,她無法忍受課後就宅在宿舍,那樣很浪費青春。

「我不想一畢業就沒工作」,薛珮妤說,選擇把興趣結合工作,多元發展,未來進職場前就要做足準備。

熱誠活潑的她才大三,就有不少工作機會找上門,眼鏡行網羅她當行銷公關,健身房也是選項,她自信地說,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當成「品牌」經營,畢業不愁沒出路。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人」教授 別再寵壞大學生

2016-03-06 04:27 聯合報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新北市)

 

開學了,許多學生紛紛上網查詢,哪裡有作業少、試題淺、容易過關的「營養學分」,或不點名、不當人又給高分的「好老師」。此時,一些被列為「營養學分」課程,或是收到「好人卡」老師,總是哭笑不得。

雖然,大學裡仍然不乏動機強烈、學習認真的學生。這種「撿便宜」的選課現象,確實是普遍的校園文化。然而,對於只求好過、不重品質的學生心態,許多老師都表示無能為力。

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無心學習?課程設計不良、老師教學無方、學生盲目選修、外務太多、動機不足都是原因,我們也可以將責任推給中小學,甚至整個教育體制。然而大學教師,某些程度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近年來,台灣的高等教育一直朝著輕、薄、短、淺的方向發展。入學方便、退學困難、畢業容易,養成不需耕耘就有收穫的心態;在消費主義的教育市場中,學生變成顧客。許多老師都表示千萬不要得罪學生;寧可放低姿態,也不要讓學生不高興,更容易造成無知又驕傲的性格。

前些日子,政大一位學生指出:瑞典上六星期的收穫,超過台灣讀三年。在這個「全心學習」的課程中,每周有兩到三篇學術性論文。上課前要閱讀、提問,每次作業當天完成,做簡報,得到老師、同學的評語和回饋;上午九點收到題目,馬上寫一篇八百字短文回答,文中需引用讀過的論文。這報導讓很多老師感慨,面對開課壓力,在台灣敢提這樣要求的老師,確實寥寥無幾。

網路上也曾轉載一篇〈可敬的哈佛,可怕的哈佛〉,看後感受更深。全世界最頂尖的大學,淩晨四點校園還燈火通明,顯現學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精神。

許多國家,教育的份量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在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我們最放鬆的四年,卻是人家最勤奮的時光。

事實告訴我們,傑出非因天才,而是付出更多努力。我們抱怨學生畢業後專業性不夠、應用力不足、適應力不強。其實,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我們是否一再縱容,提供青春揮霍的空間,讓他們缺乏付出、磨練意志的機會,也讓他們失去拔尖的可能性。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個方式幫助你實現新年願望

 
/綜合報導
10個小撇步幫助你完成新年夢想。(達志影像)
10個小撇步幫助你完成新年夢想。(達志影像)

新年新氣象,不少人都替即將到來的一年,為自己設立了各種大大小小新的目標,不管是戒菸、減肥、或是準備公職考試,但不論是哪一種目標,因為八成不是第一次設立目標了,所以其實自己心裡也很清楚,最後應該無法實現。

不過其實是有一些小撇步,可以提高實現目標的機率,英國心理學家懷斯曼(Richard Wiseman),在2007年時曾經作過研究,他追蹤了3000人的新年計畫成功率,發現其中只有12%的人達成了自己的新年目標,而他之後也基於失敗者的經驗,列出了一系列幫助成功的建議。

1.盡可能只列一個新年計畫,減少難度。

2.多去思考、考慮你的計畫。

3.不要回顧之前的失敗,把重點放在這次新計畫。

4.知道自己真正要什麼,而不是盲目跟流行。

5.將目標分解為多個小的具體目標,並設執行時間點。

6.把目標多跟自己朋友、家人講,讓他們來督促你、鼓勵你。

7.詳列清單,指出當目標實現後,對生活有什麼影響。

8.當取得了一小步的成功之後,就給自己適當獎勵。

9.詳細記錄下這次執行的過程,追蹤成效。

10.當偶而怠惰時,不要因此責備自己,這只是暫時的退步。

(中時電子報)

文章來源:《sciencealert》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10幾億補救教學 2大盲點「做到掛」

2015-06-16 00:00:00 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採訪

 

為縮短城鄉差距,教育部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二十年來花了三百多億元,「幾乎都無效。」專研教育經費及偏鄉教育的台師大教育學院院長許添明指出,從國中基測成績反映,學習落差問題不但沒改善,還繼續擴大,問題出在錢沒花在刀口上。 

加上,許添明說,台灣社會都在關心升學制度和明星學校,如果不把每個弱勢孩子的基本能力帶上來,絕對無法支撐國家未來二十年的經濟發展,「這不只是選項,而是唯一出路。」 

搶救學習弱勢,教育部一年投注十幾億做補救教學,「兩個大盲點,讓補救教學『掛了』!」許添明這樣形容,老師白天講七小時「外星文」,放學後再講四小時「外星文」,是第一個盲點;白天老師講得很累,放學後不想教,就找沒經驗的大學生來教,是第二個盲點。 

他認為,偏鄉孩子的希望在老師,老師白天七小時上課內容,要講得讓學生聽得懂,但是目前師培制度都用同一個模子在培訓師資,對偏鄉老師的訓練不夠,特別是做差異化補救教學的能力不足。 

「基本學力是偏鄉教育的命根子,命根子保住了,才能談創新。」許添明引用麥肯錫顧問公司做的兩份教育研究指出,芬蘭等國家確保教育品質做了三件事,第一選最好的老師;第二讓好的老師發揮潛力;第三,當孩子學習落後時立即補救。 

許添明直指,真正有效的補救教學,必須在孩子開始落後時,就要「即刻救援」,而每個學生不會的地方不一樣,「一對一的補救教學最有效,愈早補救效果愈好」,芬蘭國小低年級即採一對一的補救教學,確保每位學童的學習品質;英國教育部也證實,在小學畢業前消除分數差距,是弱勢補救最有效的方式,等到國中再補救,學習落差就很難挽回。 

英美等國家的都會區的教育成就通常較低,然而倫敦地區學生的表現卻優於全國標準,稱為「倫敦效應」(London effect);許添明指出,「London effect」只有一個祕密,就是學生在小學畢業時,基本學力都拉到一定的水準,而不是等國中以後再補救。 

麥肯錫第二份教育報告則顯示,不同成績階段的學生,教育的目標和做法不一樣,對成績弱勢孩子,只要提升基本學力,他就有能力進到下一個階段。 

如何提升偏鄉師資水準,許添明建議兩種做法,一是提升偏鄉老師和校長的績效獎金,孩子基本學力有進步,就給予獎勵;另外,建立輪調制度,讓五十歲老師有機會到偏鄉服務,不要只是退休當志工,而是以正式教師身分到偏鄉至少奉獻三至五年,對偏鄉教育是一大福祉。 

然而,只提升師資,最多只得五十分;許添明一份SSCI研究發現,家庭和學校扮演同樣重要的角色,弱勢家庭如果有個角落給孩子一張書桌、一盞燈,讓他們能專心讀書,花不了多少錢,但可以克服原生家庭的限制。 

許添明說,對弱勢家庭的協助,學校沒能力做、但一定要做,可以引進民間力量來協助。芬蘭的教育奇蹟,就是用整個國家的力量來教育孩子。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上慶應大學超勵志 「墊底辣妹」席捲日本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也在台灣發行中文版。(取自圓補出版社)

素行不良又成績差,真的就沒救了嗎?只有小學四年級程度的高二辣妹女生,在補習名師耐心調教下,竟然奇蹟似的考上日本名門大學,這樣真實故事不僅出版成為暢銷書,更改編電影創下高票房,《墊底辣妹》日本儼然成為日本最激勵人心的一股風潮。 

根據日媒報導,暢銷小說改編的《墊底辣妹》創下30億日圓票房,是日本電影今年最大黑馬。外界分析,真實故事改編的情節超勵志,才能如此席捲日本。 

《墊底辣妹》2013年12月在日本出版很快就成為暢銷書,原書名為《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是名古屋一家升學補習班「青藍義塾」班主任坪田信在STORY.JP網站發表的作品。他在文章詳述,自己如何運用心理學技巧,讓一個成績落在全國倒數2%的高二女生彩加,竟能在一年半後,考上排名前2%才進得去的日本第一私立名校慶應大學! 

書中所描述的女主角彩加,染金髮、穿耳洞。聽說,她是校長口中的「人渣」,爸爸口中的「酒家女」,學業自暴自棄,夜夜去KTV唱歌,前途一片慘澹。然而,一個鞠躬,一句精神抖擻的問候,讓補習班老師坪田在她身上看到了無盡的希望。 

老師到底運用了怎樣的心理學技巧,大致有以下幾點:

‧面對經常被師長斥責的彩加,坪田發自內心地看見她的優點、不斷讚美她,建立她的信心。

‧坪田讓彩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她自然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念書上,遠離玩樂的生活。

‧他發現彩加對人的好惡分明、對事情的感受性強,又極有想像力,便利用這樣的特質,引發她對歷史人物的好奇,鼓勵她主動去了解。(中時電子報) 

 

出版編輯:徐秀娥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會不完美 林依晨自揭灰色地帶

2015-10-21 14:48:55

 

分享
 

 【撰文/李雨勳】 

林依晨無疑是演藝圈的模範生,出道以來幾乎沒有負面新聞,不僅會唸書,戲又演得好,簡直好到無可挑剔,多少與她個性自我要求高有關。不過,自從大病痊癒後,她開始學著放鬆,演戲不再用力在劇本上做滿密密麻麻的筆記,試著化繁為簡,如同師弟簡宏霖透露和她合演中學到「不要想太多」的道理般,她這幾年不再那麼ㄍㄧㄥ,尤其是結了婚有老公當後盾,讓她活得更從容自在,所謂的「零負評女王」也懂得追求完美中的不完美了! 

結婚後,林依晨刻意減少工作量,近來她為宣傳新片《234說愛你》,帶著同經紀公司的師弟簡宏霖跑通告,戲中兩人飾演為生計苦惱的情侶,免不了曬恩愛的親密鏡頭。作為前輩,她知道簡宏霖是第一次演戲難免緊張,拍攝時告訴他:「你不用想太多,你會對女朋友做什麼樣的舉動,在合理的範圍內我都OK。」簡宏霖以4ever歌唱團體出道,唱歌一流,演戲卻是生手,他感謝師姊帶戲,讓他慢慢放鬆進入狀況,「她不會讓人有壓力,就算我們是後進的師弟,也不會高高在上。」  

 

分享
 

 要師弟簡宏霖放開演 

簡宏霖回想與林依晨演戲時,一直忐忑該怎麼表現情侶之間的親密,「我已兩年沒交女朋友,有點忘記怎麼跟女生互動,我跑去跟依晨說,待會兒我會怎樣怎樣,她回說:『你幹嘛想那麼多啊?這種事碰到就知道啦!』」要我放心去演。」只是兩人還有床戲,讓簡宏霖壓力好大,但他愛面子激不得,只能豁出去演,然而比起床戲,他覺得哭戲更難,一場和林依晨吵架的戲,他哭不出來,從白天拍到半夜3點,大家都累了,「依晨看來也很疲憊,她把隱形眼鏡拔一拔,走到我旁邊說:『你有困難的話,儘管跟我說。』那是一股暖流,我是那種接收到負面信號,會一直陷在漩渦想很久,有了她的鼓勵,我才能拍攝完成。」  

 

分享
 

 其實在去英國攻讀表演碩士之前,林依晨也是「想很多」的演員,習慣在劇本裡做很多筆記、寫很多細節,但在進修過後,她學會在第一次速讀完劇本之後,先大概了解劇情走向,第二次、第三次精讀的時候,就開始把編劇給的一些形容詞拿掉,「不然就會被形容詞限制住了,因為每一個人對形容詞的體認不一樣,如果劇本寫慌張的,你就只會想慌張的,其他可能性就會被抹滅掉,應該要留下的是一些事件,比如看到角色跟誰在一起,這樣才能更focus當下的感覺,表演才會是有機的、活生生的。」自嘲現在演戲做的筆記比以前少很多,劇本也不再畫得密密麻麻,懂得化繁為簡的樂趣。  

 

分享
 

 →更多內容請見第231期《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洪蘭/簡單的快樂

2015-10-19 01:13:58 聯合報 洪蘭

一位新來的同事的心情常常不好,我們都知道早上不要找她開會,免得掃到颱風尾。熟了以後才知道,她家住郊區,每天早上必須先送女兒去台北上學,才能來上課。她女兒早上起床後,就在廁所對鏡梳頭髮,梳一個小時也不出來,常常弄得來不及吃早飯。為了怕女兒遲到挨罰,她只好開快車,一不小心就超速,每個月的薪水一半繳了罰單。她嘆氣說:真懷念以前有髮禁的日子,大家專心讀書,誰也不嫌誰醜,因為大家一樣醜!說得大家都笑起來。的確,選擇多時,反而煩惱,有實驗發現太多的選擇會增加心智的負擔,減低自我控制的能力。

這個實驗是在明尼蘇達大學做的,他們先請學生填一個問卷:你喜歡白色的襯衫還是紅色的;你喜歡薰衣草還是肉桂味道的蠟燭;你喜歡登山還是騎自行車。控制組則是填:你有沒有用過這個產品,1是從來沒有,5是常常在用。填完問卷後,他們要喝難喝的橘子水(每喝一盎斯給五分美元);或把手浸在冰水中六十秒。結果發現控制組的學生表現得比選擇組的學生好了很多。那些被迫在許多不同產品間作選擇的學生,後來的自制力明顯的低於只要隨意回答一些問題的學生,因為耐心、意志力和創造力都會消耗大腦的資源,使後來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減低。

我記得六十年代在美國讀書時,宿舍的冰箱一律都是白色的,後來可以用電腦噴漆了,就開始有不同的顏色出來,什麼酪梨綠(avocado green)、橄欖綠(olives green)…,有一年的耶誕節,我去美國同學家過節,他父親是GE家電的代理商,他說他最怕耶誕節時先生買家電送太太,因為是耶誕禮物不能先問太太喜歡什麼顏色,常常貨送到了,太太卻說它和廚房的窗簾不配、和牆壁顏色不配…一直換。他說冰箱是保存食物用的,實用就好,酪梨綠和橄欖綠在實用上有差別嗎?他反而抱怨製造商弄出那麼多顏色,替他們找麻煩。

其實有點規範反而比較容易做,容易想。以前上作文課時,最怕老師出「無題、隨筆」,大家都愣住不會寫,因為題目太空泛了反而無從下筆。管教孩子也是一樣,實驗發現規矩和限制並不會使孩子難受,反而使他們有安全感,因為知道底線在哪裡。我們是透過被人管理才學會管理自己,一開始沒有外在的控制,內在的控制也不會產生。一個朋友正在裝修房子,每天去挑磁磚和廚具,挑到最後晚上失眠,因為選擇太多,太耗神了。其實「選擇只是個開始,圓滿的完成它才是目標」,生活越簡單,心越不煩。

從精神健康來講,「以簡馭繁」是生活的道理。我有一個朋友是美國某大學商學院的院長,他說現在已經不叫學生寫報告了,因為上網去抄太容易了,他叫學生看完一篇論文後,找出五個關鍵字來,當學生進步到用一個關鍵字就可以囊括整篇論文的精神時,就可以畢業了。他說簡化才能創新。是的,簡單也才能快樂!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抹黑遭封鎖 網路酸語除了忍耐還能做什麼?

2015-05-11 14:37:20

「老師,他在FB抹黑我、封鎖我,讓我無法澄清、回應……」
「老師,他寫匿名信毀謗我,還裝作沒這件事,真讓我憤怒!」 

當學生被網路的酸言酸語折騰得身心俱疲時,模樣不只令我難過,也讓我心痛。 

虛擬世界的敵意讓孩子對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產生不信任與恐懼,身為老師當然不能教學生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方式來面對。畢竟,你來我往、相互指責的做法,不只無法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越變越壞。 

「老師知道你很難過,但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話而一蹶不振。目前,先照顧自己受傷的心情。或許,過些時日,時間能沖淡痛楚,我們再來學習用寬容解決斐短流長的問題吧!」孩子乖巧的點點頭,淚潸潸的模樣,令我難過不已。 

「老師,我知道要原諒他,但我真的很痛苦,也無法再忍耐了,我很想為自己據理力爭一次?」孩子的話,字字句句敲痛我的心扉。

「你認為老師目前可以幫你什麼?」我認真傾聽孩子的需求。

「老師,你可以讓亂PO文的同學受到懲罰嗎?這是我最想要得到的結果。」孩子義憤填膺地問著。

「當然!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理心不只要教導,也該讓自以為躲在暗處傷人,卻不用受罰的人得到一點教訓!」我語氣堅決地說。

「老師,你是認真的嗎?我們聯手對付他會很過分嗎?」孩子語氣突然轉變地說著。

「你果真是個善良的孩子。老師覺得:大人過分的溺愛與放任是造成下一代只考慮自己感受,不管他人心情的幫兇!寬以律己、嚴以待人的做人標準,不是我要教給孩子的態度。」我再一次申明自己的立場。

「老師,聽你這麼說,我心情好多了。我還以為你會叫我忍耐……」孩子有些釋懷地說。

「我們不是要對付任何人,而是讓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不可以在網路隨便發文,也不能用任何形式傷害別人,這是要受法律與道德的規範。匿名留言也是會受到社會的制裁、良心的譴責的。我們不用報復的手段,但也不該姑息!老師還是希望你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讓我放心,好嗎?」我拍拍學生的肩膀,替他打氣。 

整個晚上,陷入一種焦慮,開始輾轉難眠著。一方面為孩子的痛苦而煎熬;一方面也為自己找不到好方法而煩惱著。起身閱讀吧!看能不能找到靈感或好方法可以解套。 

晨光初透,我在《溫柔的心,強大的力量》中找到德國人的問候語為何是「所有的事都在秩序中嗎?」的真正意義了,也決心要讓孩子們回到一個有秩序的課室環境學習;《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的觸發也讓我想到讓學生知道自己犯錯了,又不傷害到他自尊心的方式。

闔上書扉,我明白了愛與閱讀是可以改變生命困境的美好途徑。 

「今天下課請叫到名字的同學到我辦公室一趟!」我故弄玄虛地說著。

被點名的同學各個面面相覷起來。尤其,網路留言者與受害者的臉色都很凝重。

「老師,我們來了!」男孩熱情地打招呼。

「先吃點心吧!最近,老師看到許多網路匿名留言卻造成他人受害的憾事,不知道你們有注意到這類新聞嗎?」我不經意望向那位網路發文的學生。

「老師擔心我們班也會有人無心犯這樣的錯,因此,找最有正義感的大家,一起來想辦法,如何解決網路霸凌的亂象……」我語帶憂愁地說。

「其實,大家都是留好玩的,情緒一來就亂PO,PO完若覺得不妥,也會馬上刪文,這應該沒什麼吧!」狀況外的男孩天真地說著。

「可是其他人都看到了,再刪除有什麼用。況且,很多內容又不是真實的,只是個人的偏見和立場,憑什麼可以不受規範就亂PO出來。有考慮過當事者的心情嗎?」有正義感的女孩說話了。

「那只是情緒抒發而已,不用太認真啦!笑笑就過去了……」PO文的男孩輕描淡寫地說。

「所以,你願意被躲在暗處的人隨意PO文批評,只要他願意刪文,你也覺得OK……等一下我就去PO你的負面消息,看你是不是真的覺得沒什麼!」女孩義正嚴詞地反駁著。

「ㄟ,我的意思是平常心看待,妳不用馬上實驗在我身上吧!」PO文的男孩擔心回答著。 

兩人的針鋒相對,讓在場的同學頓時陷入一種呀然、沉默的氛圍,同儕的論辯讓同學開始去省思網路倫理的界線。 

你們習慣在網路社群和同儕溝通、對話、分享、聯絡情感。意氣用事的發文,會讓一念之間的快意釀成難以彌補的悲劇哦!」我平靜地問了他們。 

「負面的網路留言真的不用太在意!我們應該先堅強自己的意志吧!一點壓力都承受不住,也太脆弱了吧!」留言的男孩悻悻然地說。 

「網路是公開平台,PO文者要先考慮自己的言論是否會對別人造成困擾?內容是否公允?而不是呼籲網友遇到謠言中傷時要堅強。用誇張的言語、不實的文字來貶低別人,這樣做是很差勁的行為。溝通是理性互動,而不是單放面的我喜歡、我快樂,就要別人包容、買單……」我語帶嚴肅地說。

「網路發言應該要隱惡揚善,多分享社會溫情,多誇獎身邊的人,這才能展現網路無遠弗屆的善意,也會形成越來越好的社會價值。」女孩接著說。

「言論自由不該帶給他人困擾和煩惱。當一群人聚在網路上道人是非,無的放矢地批評別人時,難道不會心虛?自責?慚愧嗎?很多事不是你認為對,它就該是對的,真理不是我覺得,而是一個大家都認同的想法……你們未來絕對是社會最溫暖善良的清流,絕不能亂發情緒文,也不要轉發無憑無據的文章,懂嗎?」我說完後,孩子們都抿著嘴思考著。PO文的男孩認真地點頭,彷彿在反省平時如何解決自己犯下的滔天大禍!

「介紹這本很酷的書:《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給大家閱讀。這本書有提到很多學校沒教的品格力,作弊沒被抓到,難道就沒有違反考試秩序嗎?散布謠言中傷他人,即使沒被發現,難道會心安理得嗎?一個沒有署名的消息,我們怎能相信又以訛傳訛呢?」我望向所有的孩子。

「報復雖然是最不好的方式,但也不能利用別人的良善與慈悲不斷傷害他人。沒有一個人可以在傷害別人後,還能獲得幸福的……」我用叮囑的語氣說著。

「每個人難免會犯錯,只要有勇氣去認錯,真心去彌補過失,你一樣值得被喜歡。就像《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這本書告訴我們:有勇氣去嘗試,願意改變自己,就能找到心嚮往之的生活。」我看著PO文的學生說著。

「願意改變認錯,別人就會原諒,是嗎?」男孩抬起頭,怯懦地說著。

「當然!我們班都是溫柔而善良的孩子,即使吃虧了,一定不會放在心上;即受委屈了,也願意選擇原諒別人,但學著保護自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記住,我們沒有權利傷害別人,也不能剝奪他人擁有幸福的權利—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我認真地說著。

「我茅塞頓開了。正義不是自己認為對的事就是正義,很多事不是我快樂,別人就會覺得快樂……生活的確有不美好的地方,但是,愛與善良會讓我們變得更好,是嗎?」愁容滿面的孩子終於說話了。

「保持熱情、願意學習,為自己的人生找到目標,並負起責任,讓更多人因為我們而幸福,就是我們聚在這裡聊書的初衷,不是嗎?」我堅定地說著。

「我還以為我們聚在這裡的目的是一起共享美食……」男孩一說完,就看見大家笑岔了氣的模樣。

男孩事後據說是寫了封道歉信給同學。孩子們或許已經懂得網路留言的分寸,面對謠言也有智慧去判斷箇中是非曲直了。最重要的是,孩子也開始從一本本的好書中學到:慈悲沒有敵人這句話的具體實踐了!

 

★怡慧推薦書 
《溫柔的心,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鄭華娟/圓神出版社)
《今日公休:90歲書店老闆的生命情書》(坂本健一/太雅出版社)
《沒被抓到也算作弊嗎?:學校沒有教的33則品格練習題》(魯斯.韋恩斯坦/漫遊者文化 )
《拋開過去,做你喜歡的自己: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岸見一郎/方舟文化)

宋怡慧(丹鳳高中教務主任)

宋怡慧,丹鳳高中教務主任,致勝是我的姓,鮮師是我的名。快樂是我的字,幸福是我的號。喜歡與眾不同的人,喜歡新奇挑戰的事,喜歡萬中選一的物。
著作:《愛讀書-我如何翻轉8000個孩子的閱讀信仰》電子書紙本書
facebook:YiHui Sung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成績吊車尾 放手變國手

2015-09-09 03:10:06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魯永明/連線報導

勇奪國際技能競賽門窗木工類金牌的蘇學羿,比賽時全神貫注。 圖/嘉義市蘭潭國小校長吳青香提供

分享
 

讓孩子適性發展,是很多父母也要學的一門課。勇奪巴西聖保羅國際技能競賽門窗木工類金牌的蘇學羿,父母都從事教職,他雖然國中成績吊車尾,但父母放手讓他適性發展,終在「技能界」為國爭光,他的母親吳青香說「學會放手,相信孩子!」

親子作家彭菊仙認為,每個孩子的內在都有個天賦導航、天生熱愛學習,也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向,「孩子有想法,我就幫他們想辦法!」

吳青香是嘉義市蘭潭國小校長,丈夫蘇文清是嘉義大學教授。蘇學羿讀國中時功課差,被同儕嘲笑「天兵」,吳青香一開始也很焦慮、恐慌,常難過到以淚洗面。後來心念一轉,「既然孩子不愛讀書,何不放手讓他往興趣發展」,讓蘇學羿轉讀技藝班,後來升嘉義高工實用技能班。

「每個孩子都有天賦潛能!」吳青香說,她從不為兒子功課差而責罵,還會鼓勵「你可能還沒開竅」,孩子接受國手培訓期間,每天從早練到很晚從不喊累,比賽時的專注讓她又驚又喜。當看到兒子在國際舞台發光,一路走來所有的苦,都值得了。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周行一/教育問題應得到全民關注

2015-07-12 02:29:21 聯合報 周行一

許多人問:「台灣的未來樂觀嗎?」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有太多的變數決定我們的未來,國際政經情況、氣候的變遷、台灣的對外貿易關係等等,不一而足;不過「人」,也就是我們自己,才是決定台灣未來的最重要因素,就像成語「人定勝天」的意思,「人」有能力可以扭轉乾坤,改善現狀。

任何一個機構的領導人或管理者最關心的,就是組織內是否有足夠的人才能夠做事。我們常聽別人說,人對了事情就對了,人不對,機構的策略、資源分配、組織設計、流程管理等都不可能會對,國家更是如此,不僅我們每一個人都擔負著社會進步的責任,我們選出的民意代表與政府官員更是決定國家方向與行政效率的人。

所以人力資源的素質應該是我們大家最關心的。教育是改善人力素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台灣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都願意不計成本地投資在子女的教育上,但是教育的生態環境卻不是個別父母可以掌握的,良好的教育制度設計,才可能產生優質的教育環境。教育的生態環境包含了正規教育學校、其它具教育功能的機構(例如補習班、托兒所、代辦申請國外學校入學的機構)、為學校提供服務的機構(例如營養午餐店、校車)、主管機關(如教育部、勞委會等)、學生、家長、父母等,它們之間的關係、互動和行為決定了教育的良窳。

明年初是總統與立法委員的選舉,在民主社會中,選舉議題多元化是正常的現象,兩岸關係、社會福利、社會公平、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當然應當受到重視,但是教育這個最關鍵的議題在歷次選舉中卻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有許多大家應該多關心的教育問題,需要受到未來的總統及立法委員的高度關注。例如:

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資不夠,當新加坡、香港、澳門、中國大陸都在策略性的投資高教時,台灣如果學費不能漲,該怎麼辦?

很多父母願意投資在子女教育上,卻不知道自己如何教育子女,父母該向誰尋求協助呢?

當所得差距擴大,弱勢孩童已輸在教育的起跑點時,該如何真正做到教育機會均等呢?當高中正規教育的成效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學生上補習班的情況愈來愈惡化時,該如何確保學校教育能達到應有的效果呢?

當政府為了教改做了這麼多努力之後,父母、學生及學校仍然以分數至上為教育成果的最終檢驗標準時,如何真正做到平衡的高中教育呢?

當年輕人的所得增加緩慢,反映的是工作技能的附加價值不夠時,該如何教育出擁有創新能力的年輕人呢?

當年輕人的英文能力低落,國際觀跟不上我們的競爭對手時,該做什麼才能扭轉頹勢呢?

以上這些問題只是台灣諸多教育問題的少數例子,教育問題經緯萬端,非常複雜,需要政治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並大力喚醒民眾的注意力。民主政治是兩面刃,優點是人民可以自主選擇政治領導人,但缺點是政治領導人會追隨民意,當民眾不重視教育議題時,政治領導人對教育議題的關注也會減少,所以父母們應當努力瞭解當前的教育問題,多方參與教育問題的發生與討論,一方面可激發政治領導人的關注,另一方面可避免重要議題被少數人主導。

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但因為迫切性低,經常被我們忽略了,所以應當得到全民的關注,以免積重難返,造成無法承受的後果。

(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