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挑戰等著他!台大內憂外患 夾擊管爺

2018-01-06 13:10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王彩鸝/台北報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管中閔2月出任台大校長後,首當其衝的是台灣高教的「內憂外患」。對內, 如何在緊縮的高教經費下,推動各項校務革新,重塑台大重挫的學術倫理形象;對外,國際排名節節敗退、優秀的學者快速被其他國家挖角等。

此外,管中閔曾是馬政府團隊成員、被貼上「藍色」標籤,此刻正值高教深耕計畫經費如何分配大餅的關鍵時刻,蔡政府對台大經費的挹注多寡,將是重要檢視指標。

管中閔是台大實施校長遴選以來,第一位非台大畢業的校友,且也打破前校長陳維昭至今25年來,由醫學、理工領域輪流擔任校長的慣例。管中閔如何突破政治和財政困局,帶領台大及台灣高教迎向國際競爭力,將是這位計量經濟學者最大的挑戰。

挑戰一:如何提振台大國際排名

近年台大的國際學術地位受到挑戰,以Nature Index(自然指數)排名為例,台大在2011年、2012年短暫上升到130幾名,後來一路下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2011年指標跟台大非常相近,但六年後兩校進步到另一群體,台大被遠遠拋在後面。而台大回應各種國際排名退步時,都直指經費不夠。

管中閔在治校理念說明時指出,台大最大的挑戰不只是排名和經費,而是需要「變革」,因此提出「亞洲旗艦計畫」,要讓台大成為亞洲高教樞紐。亞洲高教需求強勁,亞洲地區學生流動增加,要積極爭取「付費國際生」。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吸引更多國際師資和學生,是很大挑戰。

挑戰二:少子化與國際化,育才攬才的困局

少子化對台大招生的影響,不在量而在質。近年高中生出國留學人數,每年以20%速度成長,從早期每年五、六百人至現在一年1600人,相當程度是「未來菁英」出走,愈來愈多優秀學生捨棄台大出國讀書。

國際化浪潮下,亞洲國家投資高教經費增加,台大優秀教授被挖角的情況,在年金改革的負面效應下,如何防止台大師資被挖走,並引進國外大師級師資,這也是管中閔的挑戰。

挑戰三:如何突破政治顏色,爭取高教經費

台大校長遴選過程中,管中閔從來不是第一優勝人選,很大原因是他是前朝政府官員、被貼上「藍色標籤」,有遴選委員擔心他上任後爭取政府經費不利。接續五年五百億的高教深耕計畫,各校計畫1月中旬陸續進行審查,管中閔當選是否會讓民進黨政府就減少對台大經費的支持,也成為遴選委員的憂慮之一。一位不願具名的遴選委員表示,這正是檢視蔡政府是否真正關心台灣高教競爭力的指標。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肯定管中閔,表示他與管中閔只有一面之緣,但觀察遴選期間管中閔發表的言論,認為他是有見識又有執行力的性情中人,「可以扶台大之將傾,挽高教之既倒」。

台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表示,管中閔非常優秀,一定能帶領台大有更好的發展,也會是台大的福氣,他相當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