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立高職卻敗給私校好手 她從只會念書到奪設計世界金牌

2018-01-24 07:51《職人》SHOKUZiNE
拿下國際技能競賽平面設計技術職類金牌的黃于貞(右1)指導雲嘉南分署職訓學員分享心...
拿下國際技能競賽平面設計技術職類金牌的黃于貞(右1)指導雲嘉南分署職訓學員分享心路歷程。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謝進盛攝影
 

「我好像經歷很平凡,要我想自己的個人特質,大概就是愛玩、喜歡接受挑戰吧!」

雖然在今年秋天,剛從科大畢業的黃于貞才從歐美的設計列強手中贏得國際技能競賽設計類世界金牌,但黃于貞想了一下,依然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別,也堅持反對其他報導刻意把她說的家境清寒、刻苦耐勞的形象,因為她認為,自己從小到大真的沒什麼特別的,甚至大部分的時候也只是一個被升學主義蒙蔽的普通學生。若要真的想一個對自己有所幫助的特質,那就只是愛玩吧!就和許多孩子一樣,有那麼點調皮、一點叛逆,是個讓爸媽覺得總是在唱反調的愛玩女生。

堅持自己的志向

台灣的家庭與社會,總是充滿著隱形枷鎖,從家庭裡的瑣事到國家政策,無論在什麼角落,總是充滿著來自不同角度的「拉力」以保護之名試圖阻止孩子勇往直前,塑造一個優柔寡斷、追求安穩的社會風氣,許多人就算稱不上生活安穩,至少圖個衣食無缺,享受當下的小小確幸就心滿意足。

但有些人卻不同,他們始終無法安分,不願意輕易和平庸的社會期待妥協,拒絕接納家長的好言相勸。在很多選擇之前,會先很直覺地決定接受挑戰後,才考慮勝算。而來自樹德科技大學的黃于貞就是一個不這麼聽話的小孩,但她卻在不久之前仰賴著自己的膽識與企圖心,在阿布達比擊敗了世界各國的強勁對手,取得國際技能競賽的設計金牌。這是台灣二十幾年來都難以突破的高牆,直到我們將國手的資格交託給一個有點叛逆的個性女生。

「我很了解我自己,我知道什麼適合我,所以當時就堅持去唸高職。但爸媽始終沒有停止希望我選一間好學校、好公司,就算到了現在依然一樣,不過我很清楚我喜歡多樣化的生活。」

來自彰化縣線西鄉的于貞,雖然從小就出生在遠離設計的海線偏鄉,但卻因為從國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和特別外向的個性,而選擇了設計當作自己的人生目標。雖然一直以來,甚至在得到世界金牌以後,想法較傳統的家人總是期望她能夠以過著「安穩保守」的生活為目標,不過一直很有想法而且個性有點倔將的于貞總是會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在國中畢業後就拒絕家人的建議,遠離高中與公務員的路徑,排除萬難,進到了彰化地區設計科的第一志願「國立彰化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廣告設計科。

但真正影響她的並不是進入一間分數門檻最高的設計科,而是在高三時接觸到了真實的世界。

撥開升學包裝的假象

進入彰化高商廣告設計科以後,于貞其實依然不是真的了解設計是什麼,在學校大部分的時間除了比較基礎的東西以外,視野其實很少有機會離開課本與升學,雖然也累積了不少基本的設計「技能」,但卻沒有能力做出一個好的設計,甚至一直沉浸在就讀地方設計科第一志願的迷失之中,只想著要好好準備考試,進到一間國立科大設計科。

被稱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國際技能競賽,我國在平面設計技術職類獲得金牌,國手黃于貞比...
被稱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國際技能競賽,我國在平面設計技術職類獲得金牌,國手黃于貞比賽時全神灌注。圖/發展署提供

到了高三,原本將要平凡度過高中三年的于貞,在一年一度的高職技藝競賽的比賽前,彷彿天意一般的被選為各校僅有一個名額的廣告設計類抽籤選手,與原本學校專門培養的正選手一起代表學校與全國各地的高職選手競賽,爭取技優升學的加分機會。

當時的她一直覺得自己成績不錯,又唸了全縣最好的高職,很志得意滿。但到了比賽當天,當她遇到來自各地的學生以後才惶恐的發現,自己其實比起很多在大人口中很不好的「私立高職」的學生,幾乎毫無技術與競爭力可言。那些來自原本在升學體制中因為錄取分數不高而被揶揄的學校,卻有很多厲害的學生,才讓她發現自己就如同一個只會唸書的井底之蛙,荒廢了許多時間。於是技藝競賽大幅落後且毫無排名的于貞受到了全新的刺激,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的技術跟其他人有這麼大的落差,過度重視升學而忽略實作的國立高職和私立高職的教學到底差在哪裡。

「當時我才知道,平常師長覺得私立高職就會比較差的想法,原來就只是一個完全錯誤的刻板印象。」於是她決定放棄自己可以進到國立科大的好成績,選擇推甄,找一間重視實務技術培養的私立科大設計系。

用比賽讓自己步上追趕的路徑

為了讓自己能學到更多實用的技術,于貞選擇了重視國際賽事與實作,並且在台灣少數提供經費、獎學金抵免與培訓師資的樹德科技大學。並且在大一的時候,就抱著自己一疊作品去找老師報名選手徵選。很幸運地,于貞在大一就成功入選每個學校限定的三個技能競賽名額,但當時並不曉得全國技能競賽又比教育部技藝競賽更困難,而且更貼近業界實務而充滿題型變化的于貞再次遭遇滑鐵盧,在全國賽沒有任何名次,但也因此讓她越挫越勇、毫無退縮,反而馬上開始投入大二的競賽準備。

「我的學習不是只是為了比賽,而是因為技能競賽的內容不同於教育部的技藝競賽,比的項目多半是業界會用到的技術,所以我大二時就開始跟著老師做一些計劃案,一邊培養實力。」

在大一的失敗過程中,她開始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像是關於印刷實務相關的技術,過去課本裡的知識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幫助,所以他決定自費到外面上不同的課,加強自己所不足的地方。除此之外,到了樹德科大以後,他不但脫離了過去缺少刺激的學習環境,也開始接觸許多不同風格與想法的同學、跟著老師做不同的專題,讓她更真實的接觸設計專業應有的多樣性與彈性。一年之後,在前一次比賽已經了解競賽項目和需要的能力後,辛苦整整一年補強自己的于貞,在大二那年先是拿到南區分區賽冠軍以後,成為黑馬奪得全國金牌。

那一年,于貞的心態做了很大的轉變,不同於第一次只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她開始把準備競賽當作學習的路徑,一邊訓練自己、一邊測驗自己有什麼弱點需要調整。

孤獨的國手生活

要成為技能競賽國手代表台灣出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于貞也在大二取得全國金牌以後得到隔年競逐兩年一次國手賽的門票。全國技能競賽的國手賽只有歷屆取得全國前三名並且年齡尚未超過22歲的歷屆強手才可以參與,並且要經過平面設計職類的四種考題,CIS企業識別設計、一般平面設計(廣告)、編輯設計(書冊雜誌)、包裝設計(立體結構)的成績加總後選出成績最佳的一位,代表台灣參加隔年同樣兩年一次的國際技能競賽。

國際技能賽黃于貞設計台灣八家將圖像作品,展現濃濃台灣味。圖/黃于貞提供
國際技能賽黃于貞設計台灣八家將圖像作品,展現濃濃台灣味。圖/黃于貞提供

雖然于貞一開始並沒有以國手為目標,甚至未曾想過自己可以一年內突飛猛進,取得全國金牌。但是總會把握機會的于貞依然報名了國手選拔賽,用平常心一邊念大四的課程、準備畢業製作,一邊準備國手賽的題目,雖然沒有花特別多時間在國手選拔上,但已經對於設計技術擁有高度掌握能力的她,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勝過同樣厲害的歷屆前三名,取得國手資格。

但她從來沒有想過,選上國手以後才開始最辛苦的訓練生活。

「接下來一年的時間真的很痛苦,整整一年都只有自己一個人在訓練,自己一個人起床、一個人到訓練場、一個人練習題目、一個人吃飯,然後一個人回家。長時間下來真的很痛苦,看著其他人畢業了、創業了,自己卻每天日復一日,孤獨的感覺甚至讓我開始質疑自己的當下。」

擔任國手以後,並沒有因為得到了國手資格變得比較輕鬆,反而因為只剩下自己一個人要面對未知的對手而變得更孤單而且辛苦。身邊的朋友與家人不太了解自己在幹嘛,就連設計系的同學也不一定真的知道,所以許多訓練的心事只能在逐漸認識其他職類的國手以後,和他們聊天、吐苦水,然後再各自回到自己的崗位努力練習。就像是一段超然於與他者競爭的自我修煉,每一天的一點點進步,從技術到心智,多半只能仰賴自己。

為了面對同時擁有時間限制又充滿未知數的國際技能競賽,國際賽的「設計」除了創意與技巧以外,速度也成為了關鍵的考量。尤其在只有短短數個小時的製作時間內,參賽設計師們無法像平常接案設計一樣,讓靈感慢慢醞釀,慢慢嘗試不同的素材。所以如何在一看到題目就能快速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就很重要。也因此,在國手訓練的那一年,于貞不斷攝取各式各樣的設計元素,並且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與順序,讓自己對於設計需求的敏銳度大幅提高,讓自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所以在這短短一年我幾乎把所有平面設計可能會碰到的題材都不斷重新設計再設計,像是保養品、食物、沖泡咖啡、雜誌、手冊、書籍、唱片包裝,所有可能平面會碰到的素材我都做過。而且不只一次。」

整整一年,雖然有指導團隊為他安排訓練以及歷屆國手學姊的經驗傳承,但在大部分的時候,她多半是一個人每天從早上八點到晚上九點,不停要求自己擁有新的設計靈感,雖然過程辛苦與孤獨,但她熬過來了,也大幅進步許多。

在阿布達比為四年的苦練鍍金

國際賽當天,儘管已經進到阿布達比的會場,于貞的心情都依然很輕鬆,當她看到各式各樣的外國人時,更是讓個性外向愛玩的她很想趕快結束比賽,去認識新朋友。

黃于貞(中)與各國得獎者(大會提供)中央社
黃于貞(中)與各國得獎者(大會提供)中央社
 

這次的出題方式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從過去由參賽國分組出題的模式改為委外交由外部廠商依據實際的業主需求出題,所以題型和過去有較大的差別,也更貼近實務。

整整三天的競賽從第一天的「企業識別設計」拉開序幕,題目是要幫助一間公司重新打造它的企業視覺形象,這類型題目對於已經練到很熟練的于貞來說,沒有太多壓力。也因為在之前訓練的過程中有去專門接單設計企業識別的公司實習過,所以對於相關的技術並不陌生。

第二天的題目是要為一個公益組織設計行銷用的雜誌與手冊設計,以及FB與IG的圖像設計。雖然第二天的「編排設計」題型一直都是于貞比較弱的項目,但在出發前針對弱點的密集訓練確實產生了成效,讓她一樣很順利的度過第二天的考試。

第三天也就是最後一天,題目是相對簡單的紙盒包裝設計,但在這一天因為前兩天太過於順利所以心態稍微鬆懈,不但速度比較慢、成品自己在看到別人的半成品時決定重新設計,所以在中午用餐休息時間以後,趕緊用比較有限的時間進行外觀設計的重做,也因為到最後一刻,依然不忘讓每個項目都幾乎無懈可擊的原因,于貞在最後取得了金牌,擊敗中國、韓國,以及許多歐美國家的選手。為台灣拿下難得的世界金牌。

「我從小就很愛玩,從國中開始就很常被家人罵,覺得我是個調皮的孩子。但我覺得人只有特點沒有缺點,愛玩的人格特質讓我從小就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追求新鮮的事物,也累積了許多膽勢,讓我不會畏懼挑戰。」

回首來時路,于貞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興趣與目標,有自己的想法與個性,而且也很幸運的和身邊的高中同學不同,很早就學會看見自己的不足,以及勇敢跳脫社會的刻板印象。

但她在真的花時間關心社會以後發現,在社會裡頭,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和她一樣的幸運。所以這也讓于貞開始持續關注社會議題,調整原本單純想當一名設計師的想法,希望能做一個自由工作者,運用自己的設計專業嘗試各種有趣的計畫與工作,讓社會因為設計變得更好。讓更多人有機會擁有和她一樣的好運。

文/趙浩宏

※原文【逃離升學主義的愛玩女生 國際技能競賽設計金牌 黃于貞】刊載於《職人》SHOKUZiN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