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沒教、考試也考不出來 人生勝利的關鍵到底在哪?

2017-09-19 09:40聯合新聞網 親子天下/授權提供
  •  

在人生繞了一圈的中年人,特別容易被孩子的勇敢故事感動,因為知道,生命多所磨練,成功不是打敗別人,而是超越自己,找到意義。無論是拿到一手爛牌卻打出好結局,失敗了願意認錯改進,或再苦也要堅持自己的熱情和生命呼召……都需要很多學校沒教、考試也考不出來的能力。

這類人生智慧有科學研究佐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M-k6cdo1w

過去二十年,美國的教育研究開始轉向。因為過往大幅強調認知能力(包括讀寫算,以及各項領域知識灌輸式學習)的教育體系開始崩壞,漏洞百出:超過五成的弱勢孩子學業落後,高中輟學率攀升不降,儘管政府透過如「有教無類」等大型方案,企圖提升標準化測驗的成績,但從認知能力「搶救」美國教育的努力,最終仍然成效有限。

心理學家、教育學家、腦神經學家、經濟學家開始從根本的問題探討:究竟讓一個孩子得以成功的關鍵能力是什麼?目前的教育體系、家庭教養,疏漏了什麼?又該如何打造重建,才能完成基礎教育的目標:幫助每一個孩子,擁有成功和自我實現的機會?

近十年來的研究發現,包含恆毅力、負責任、願意承擔風險,擁有動機和自信等「非認知能力」,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培養和教導的「成功技巧」,也是幫助一個孩子能夠抵抗逆境的「正向性格優勢」。

新發現 非認知能力比IQ 更重要

研究「恆毅力」(Grit)的賓州大學心理學家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發現,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結合對目標的長期熱情和堅持下去的「恆毅力」,培養恆毅力有具體方法可行。她二○一三年的TED演說吸引千萬人關注,去年她出版《恆毅力》,立刻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不僅顛覆教育界培養能力的觀點,也受到企業的重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rrupYsGkaU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蘿・德瑞克(Carol Dweck)的「成長心態」理論,歷久彌新,對改變美國教學和教養影響深遠。

德瑞克認為人們有兩種心理狀態,「定型心態」(fixed mindset)相信每個人的能力與生俱來,不會改變,因此認為努力無濟於事;而「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相信能力會因努力更進步,因此比較願意接受挑戰、不怕失敗,最後提高了學業成績。

她發現,細微的稱讚差異,產生極不同的效果。她曾對全美四百位七年級的孩子做測試,一組稱讚他們很聰明,一組稱讚他們很努力,然後請他們解題。聰明組近七成選擇簡單的題目,努力組九成選擇困難挑戰。德瑞克再給不可能的任務,同樣的,聰明組很容易覺得挫敗而放棄,努力組會一直去嘗試,不但堅持久一點,甚至享受這個過程

記者出身的暢銷書作家保羅・塔夫(Paul Tough),長期關注兒童發展、貧窮與社會機會公平等議題。他旁徵博引、綜合上述各種最新研究,在新書《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中重申一貫主張:學業成績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指標,學業表現之外的「非認知能力」,例如恆毅力、自我覺察、正向動機、自我控制等,才是成就孩子未來的關鍵。

但說起來容易的「品格教育」,到底如何落實在以國英數為主要學習架構的學校環境裡?家長又可以做些什麼,建立健康品格的「學習基地」?

能力怎麼培養? 打造有歸屬感、信任感環境

「你沒有辦法像教讀、寫、算那樣,『教』出這些非認知能力,」塔夫告訴《親子天下》,舉例來說,想克服失望的情緒,提早強化或花更多時間練習,不會有幫助;想培養恆毅力,也無法道德勸說,或發下學習單就完成。

塔夫提醒,必須依靠家庭與學校,長期的營造充滿歸屬感與信任感的環境,讓孩子在每一次學習中,經驗到「我屬於這裡、我的能力會因努力而改變、我有辦法做到、這個科目對我很重要」,才能克服學習困難,保有正向動機。

非認知能力養成的環境營造從嬰兒時期就可以開始。甚至對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更為重要。 塔夫援引腦科學研究分析,嬰幼兒腦部發展和長大後的學習關聯緊密。穩定的安全感和歸屬感,有助幼童大腦前額葉執行功能的發展。而前額葉皮層就像「飛航管制員」,主導最精細、複雜的智力功能,同時也監督情緒和認知的自我調節,是一切學習的起點。六歲前的家庭教養,重點在給予溫暖、正向「發球與接球」式的親子互動。

塔夫特別梳理,逆境中成長的孩子在學業上落後的原因,不是貧窮本身,而是因貧窮和失能家庭產生的成長壓力,入學後化為學習障礙,學習落後又增加心理壓力,最後放棄學習。

不在學校課表和成績單上的「非認知能力」,才是幫助孩子自我實現、衝出逆境,奠基未來...
不在學校課表和成績單上的「非認知能力」,才是幫助孩子自我實現、衝出逆境,奠基未來成功的關鍵特質。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杜建重攝影
 

六歲後的學校教育,須建構培養非認知能力的環境、課程和評量系統,幫孩子建立克服逆境的習慣和能力。對於缺乏家庭支持或被「忽視」的孩子,更要及早介入,不只提供物資,而要從根做起,結合社區、學校、家庭,建一個支持的安全網。

老師怎麼做? 情意引導,避免標準答案

對於培養非認知能力,教學現場老師多表認同,並表示,那就是台灣老師都耳熟能詳的教學目標「知識、情意、技能」中的「情意」一項。 台北龍山國中數理資優班老師鄭志超(小P老師)以科學課的情意為例,就是「維護主動探究的好奇心」。他認為,課堂中每一次操作、對談、問答,都可以進行情意教學,追問學生,『為何這樣想?根據是什麼?』問旁邊同學,『你同意他的說法嗎?為什麼?』最重要的,不要讓學生最後說出冠冕堂皇的標準答案!」

「每堂課、每個科目都應該有情意的引導,但在太過強調認知的情境下,容易被忽略掉,」鄭志超說。教學十幾年、每年帶領六十位數理資優生,鄭志超認為每一個孩子都需要IQ以外的能力。他看過太多極端「偏食」的資優孩子,因為學習態度不佳,對不擅長、不喜歡的科目缺乏耐性,遇到困難嫌麻煩而退縮,「有孩子不喜歡英文,連最簡單的單字都不懂,基礎能力拿不出來,連帶影響了整體的表現。」

雲林樟湖國中小更打破既有課程,加入大量高強度的戶外教育,培養孩子共同完成艱難任務的成就感和非認知能力。一次次翻山越嶺,給孩子包容犯錯的環境。「只著重考試、比成績,久了孩子會崩潰;做戶外教育是在拉孩子的心,有了生命的體驗,學習動機才會被打開,後續的學習才拉得起來,」校長陳清圳見證太多經歷一次次試煉,學習承受各種壓力後,孩子真正成長的故事(見一○六頁)。

社區怎麼做? 補救課業前先給陪伴

根據統計,趕進度、拚升學率的教學,無法重視「每一個孩子」不同的學習方式,造成全台約二十萬中小學生,未達基本學力。這些老師眼中「沒有學習動機」「程度差」「自我放棄」的孩子,就是塔夫關注的、從小在逆境中承受過多「毒性壓力」的弱勢孩子。進入補救教學系統,他們最需要的是恢復可信任的情感連結,然後才是量身訂做的學習內容。

插圖/九子(親子天下提供)
插圖/九子(親子天下提供)
 

鴻海企業的永齡基金會長期投入小學的補救教學,用課輔和社工雙軌體系,已幫助八萬名小學生,改善學習落差。永齡成大分校的社工師黃慧菁和林佳慧,負責台南地區參加永齡課輔的一百五十個孩子,她們對每個孩子做家訪,並且穿梭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做為教育和教養上對話的橋梁。十年來,黃慧菁看到,這些學習弱勢的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他們回到家裡,很多心事沒人能聊,尤其到國中,交友、學業的問題,家長那邊多半無法理解,」黃慧菁成為他們的心靈捕手,也因此能協助孩子突破學習的關卡。

台灣民間許多非營利組織,長期在各地幫助社區高風險孩子。不但提供「第二個家」,帶領被學校教育邊緣化的孩子,趕上體制教育的進度,透過各種磨練心志的活動,讓孩子體會共同堅持、就能擁有「成功經驗」,也培養不同的非認知能力。

甘樂文創創辦人林峻丞在新北市三峽地區成立「小草書屋」和「青草技術學院」,照顧故鄉那群課業落後、家庭失能的孩子。他帶領孩子一步步實踐夢想:討論夢想、提案、撰寫企劃案、談贊助……全由孩子自己完成,在過程中練習了學校沒教的多元能力。

童年經歷父親酗酒家暴、父母離異的辛苦,林峻丞清楚環境對自己的學習和性格造成的影響,他急著要復刻自己逆轉人生的經驗,「我知道這些孩子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也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方法和能力,才能讓人生逆轉勝。」

家長怎麼做? 給目標,但不帶功利期望

未來會一直變動,不只弱勢孩子,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非認知的能力。以製作複雜議題懶人包起家的「圖文不符」團隊,已經成為新世代的價值觀。共同創辦人之一張志祺才二十五歲,他觀察科技世代的社群偶像很不一樣,「以前的偶像是你崇拜的人,現在的偶像是跟我很像、會把我的心聲講出來的人。」

而成為社群代言人,最需要「不害怕失敗、不害怕認錯」的能力。「社群上沒有地位差別,每個人的發言都是一個like,犯錯真的沒有關係,反而你認錯,大家更挺你,」張志祺說,但是學校教育都沒教。

「這些非認知能力就好像『外掛程式』,對學習有加乘效果,原本成績好的,會更好,原本不好的,學習能力也會因此提升,」經常面對資優生的心理師王意中貼切形容。

家長可以著力的地方,就是和孩子共同經歷、體驗愛,給予高期待和高支持。但是「不要太功利,覺得帶孩子去爬山溯溪,就一定會有耐挫力,」心理師洪美鈴提醒。非認知能力不是口號,不是刻意做就可以培養出來。洪美鈴建議,父母只要帶孩子「長出觀察自己的眼光,像monitor(監測器)就好。」在孩子面對挑戰過程中,父母適時標記出孩子的喜好,幫助他了解自己的強弱項。

網路科技進步,以迅雷之速來到面前,顛覆一切,「『貧富不分』的挑戰孩子成長過程中專注、思辨、自律的能力,」公益平台董事長嚴長壽急切提醒,「當過去的知識已經變成科技時代的資訊,當各種線上學習的工具,已經無遠弗屆的穿透每一個世界角落,如何培養孩子非認知的能力,必須變成改變台灣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政策。」

每一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孩子;幫助他們成功,每一個大人都責無旁貸。

「成長性心態」認為能力像肌肉會增長。能力會因努力更進步,因此願意接受挑戰、不怕失...
「成長性心態」認為能力像肌肉會增長。能力會因努力更進步,因此願意接受挑戰、不怕失敗。圖/親子天下
 

二十三歲,因罹患罕病而自學,二○一七年錄取清大特殊選才榜首林芳如

生病後我學會獨處,更了解自己。從小成績很好,一直以為自己就會順順的往上走,考上好高中好大學,所以生病頭兩年很難過,每天都哭著睡著又哭著醒來。我告訴自己,生病不是缺陷,學習接受自己的悲傷。那時看了一堆心理學書籍和一堆過來人的經驗,我開始寫遺書給爸媽、給朋友,不是要自殺,而是想釐清自己生命中的優先順序。我因此對自己有期許,我還想念書,還有好多事要做。

爸媽做油漆工程,學歷都不高,他們希望我平凡健康,念個夜間部就好。我生病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有陣子,我不敢看爸爸的眼睛,怕看到他的失望。有一次對到他的視線,竟然看到他在對我說抱歉。我很感動,和家人溝通我想申請自學,請他們安心。

我開始去冒險,當公民記者,最勇敢的就是去演講分享,希望能鼓勵、陪伴像我一樣的孩子。

透過磨練心志活動,讓孩子體會堅持,就能擁有「成功經驗」,也培養不同的非認知能力。...
透過磨練心志活動,讓孩子體會堅持,就能擁有「成功經驗」,也培養不同的非認知能力。圖/親子天下
 

十七歲,台東均一中學十一年級,自行參加三鐵賽邱紳騏

我原本很不會跑步,四圈操場就不行了。7年級參加「小鐵人」跑5公里,中途累到後悔來報名,但最後衝過終點線的感覺太棒了。我決定挑戰自己,參加標準三鐵,得游1.5公里、騎40公里、跑10公里,那時完全不知有多難。

我每天早上6點起床練跑10公里,那一個半小時空檔,只有呼吸相伴,我慢慢學會觀察自己,去感受那種很喘又不能停下來的掙扎。看手機10公里,yes!我撐過來了!我發現,牙關一咬,有什麼撐不過去?

練三鐵變成我的熱情,報名比賽就是勇者,完賽,就是贏家,我喜歡那種贏過自己的成就感。

現在常要熬夜做報告,學習也有撞牆期,像練三鐵一樣。我學會放慢腳步,但絕不中途放棄,因為放棄了,就不會有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作者/賓靜蓀 原標題/非認知能力,幫助孩子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