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 為何自理能力低落?

精華簡文

下一代 為何自理能力低落?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下一代 為何自理能力低落?

  Web Only

小學生上學到底該不該接送?接送真的是因為台灣治安太差,還是捨不得孩子辛苦?19世紀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台灣和美國一樣,嬰兒潮世代是史上最富有的一代,累積了史上最龐大的財富。他們的下兩代,是最沒有吃苦環境的世代。嬰兒潮世代累積的財富,大部份會在未來二十到五十年裡間移轉給下一、兩代。根據估計,在美國,這筆錢大約有一兆美元,將會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移轉。

富裕的父母和祖父母,通常造就自理能力低的子孫。而自理能力最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對學業及將來發展都有長遠影響。「這些富裕世代創造的財富,將給未來幾十年的工作態度和職場倫理,帶來非常深遠的影響,」國際社會經濟協會(ASE)主席默倫戈斯(John Marangos)指出。

「我們幼稚園有很多小霸王,耐挫力很低。我常跟家長講,父母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阻礙他的發展。這樣的孩子,以後出社會怎麼可能獨立面對困難、承擔責任呢?」蒙特梭利幼稚園校長胡蘭說,於是她引進訓練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蒙特梭利幼稚園,「孩子生出來不是做你孩子,他是要做為一個未來有能力生存、對社會有貢獻,不會為社會帶來負面影響的人。」

「孩子是家裡的一份子,不是家裡最重要的一份子。父母老是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特別,在家是老大,」胡蘭說,很多父母一直問「要不要媽媽去接你?」、「你要吃什麼?」、「你喜歡嗎?」、「你開心嗎?」、「好不好玩」。每一次都問,他的自我就變得很大。後來就變成孩子老是說「我不喜歡」、「我不開心」、「我不愛吃」、「我討厭」。

日本教育孩子,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其他所有的東西都必須靠勞心勞力獲得。

1992年夏天,77名日本孩子,和30名中國孩子,一起到內蒙古參加草原夏令營。結果,中國孩子一路走一路吃零食,一路丟垃圾;日本孩子都用塑膠袋裝好垃圾帶走。

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撐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上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燒的孩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到了目的地,日本孩子紮營造灶,炒了菜,煮了粥當晚餐吃了;中國孩子以為飯來伸手,結果餓著肚子向領導哭訴。

根據調查,大陸57%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嬌生慣養」。香港健康情緒中心的調查,則顯示香港有3成孩子「嬌生慣養」,不少港童到了12、3歲還沒學會自己洗頭、綁鞋帶。這些兒童經常會有情緒方面的問題。

想要幸福?先學會吃苦!

台灣沒有做過類似的調查,但《教會孩子吃苦,就是給孩子幸福》一書作者蘇曉慧自己的親身觀察,她教過的100多個學生當中,「只有一個,父母有要求他負責整理自己的房間。而被要求幫家裡做家事的,一個也沒有。」

今天,讓千萬個像王永慶童年一樣困苦的大環境已經不存在,小環境卻可以「設計」。

最近,中國大陸開始流行各式各樣的吃苦訓練營。有些強調和農家一起生活,有些到孤兒院,有些進行軍事化訓練,有些徒步日行五十里。據調查,七三%的大陸父母,都傾向將孩子送到各式各樣的吃苦訓練營,只有一八%認為,家裡才是最適合訓練孩子吃苦耐勞、負責任的場所。

「如果家庭教育不配合,短期集訓就算有效,效果也很短暫,無法形成持久的改變,」情緒諮商師夏平心指出。小環境刻苦教育,關鍵在父母、家庭,「再搭配像童軍這類的長期團體訓練,比較相得益彰。」

19世紀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曾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那麼首先要學會吃苦。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沒有跳不出的困境。」

關鍵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