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度在意細節而拖延 怎麼辦?

2017-10-25 08:52寶瓶文化
 
 
文/王意中心理師

同組的成員們,個個圍在子旭的座位,有人沉著臉,有人雙手抱在胸前,還有人兩隻手用力撐在桌面上,等著看好戲。這回子旭真的快把大家害慘了。如果少了他那五百字的結論,報告交不出去,全組的平時成績也完蛋了。

「子旭,你說說看啊,這問題怎麼解決?」組長郁惠發難了,但語氣仍然沉穩。她知道情緒解決不了這燃眉之急。

「我發誓,我已經很努力了……」這話一出口,除了郁惠,眾人發出不以為然的噓聲。子旭吞了吞口水,繼續說:「我一直想把事情做到好,不斷上網搜尋資料。我一頁一頁地下載資料,仔細研究、思考哪些是我可以使用的,但我總覺得似乎還有更好的解答在下一頁。

「有時我會覺得自己關鍵字用得不夠正確,所以不斷地嘗試。最後,也耗掉了我好多的時間。」

「你說這麼多幹麼!」

「愛拖延的人總是有很多藉口。」

「直接報告老師啦!都是子旭的錯!」

「把這討厭的傢伙踢出我們這組啦!」

「就是嘛!踢出去、踢出去、踢出去。」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喧鬧著。

「子旭,我們沒有說你不努力,但重點是,你並沒有拿出該交的五百字結論報告。這讓我們交不出報告,不是嗎?

「我不想再聽你強調自己很努力,寫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不管怎樣,你要先寫下來呀!你不寫出來,沒有交報告,我們其他人就得再花時間來做這件事。重點是,現在已經沒有時間了。」郁惠的一番話,子旭很想反駁,卻啞口無言。

「我、我、我……」子旭心裡很是掙扎,總因為那莫名的完美與對自我的要求,讓自己的進度總是落後。但是你真的叫他草率地把東西交出來,他也不願意。這回郁惠卻把他問倒了,子旭無法說服自己,當然更沒有辦法說服眼前這群同學們。

孩子拖延,心理師這麼說——

先求有,再求好

我們總是想把最完美無瑕的一次呈現出來,其實,如果沒有一個雛形,我們很難做進一步的調整,更別想要一步到位。

給孩子一個觀念:先想辦法把東西交出去吧!先求有,再求好,先做到有基本的六十、七十分,再進一步調整到八十、九十分。如果每次都要求自己一次就達到九十五、甚至一百分,會很辛苦,而且有時那是比登天還難的。

不存在的最佳狀態

我們常常把事情擱在一旁,只因為我們都還在想像、期待最完美的成果。我們總是在等待最佳的時間、最好的方法、最適當的狀態來臨,但是,這往往也使我們一再拖延、遲遲沒有動手去做。

關於拖延,有些孩子常常會說,因為他覺得自己「準備得還不夠」,看似有著高度的自我要求,非要達到「完美」不可,但是所謂「完美」究竟是怎麼定義的?孩子的自我要求要到什麼程度?他到底行動了沒?或者,完美其實已成了推卸行動的藉口?

過度追求完美的孩子,總是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完美、準備到最充分,如同子旭,非把資料準備得非常周延齊全不可。然而,當他自己把要求的標準拉高了,反而會讓自己很難著手。時間一拖一擺,永遠都找不到那「最好的」時間點。

「一定要怎樣」、「應該要怎樣」,這樣的想法會成為讓自己裹足不前的心理阻礙;原先苦苦等著的所謂「最佳狀態」、「最適時機」往往不會現身,那終究只是存在腦袋裡的「空想」,而使孩子欠缺實際行動的能力。

別讓「完美」成為孩子拖延的藉口

有些孩子自我要求特別高,卻不合理。他們總想要達到最完美無瑕的境界,但也時常因此在一些細微的地方不斷鑽牛角尖,使得進度停擺,更因而困在遲遲無法完成的拖延狀態。

回想一下,過去經驗中,孩子所謂的「完美」是怎麼定義的?他有在這樣的標準下完成過什麼事嗎?是否都有在預定時間內完成,還是拖延了許久?

同時,也讓讓孩子清楚說明,這個完美狀態究竟需要到達怎樣的境界?自己的能力、實力和時間,是否與此境界吻合,還是根本遙不可及?

有時,孩子總是想得太多,習慣把事情考慮得太周延、太瑣碎,過度顧慮每件事情的細節,但也因而無法實際行動——別讓這樣的「完美主義」成為孩子不做事的理由與藉口。

接受有瑕疵的完美

對於過度追求完美的孩子,我們可以回過頭來想想,這樣的自我要求,究竟是來自誰的期待?

孩子對完美的想像,有很大部分來自大人對他的評價與期待。這些既定形象會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不斷強化,進而影響孩子對自身事物的看法。若想調整孩子對「完美」的定義,首先要檢視大人對於完美的反應。唯有大人自我覺察、調整了,才可能使孩子的既定概念逐漸鬆動。

當然,對家長來說,要執行總是會有些矛盾與疙瘩,因為身為父母總是會期待孩子往愈來愈好的方向發展,但是我們也有隨時檢視這套想法是否合理的必要。當父母接受有瑕疵的完美,就能讓孩子接納自己的特質,而不會強求一個遙不可及的完美狀態。

分享拖延經驗

過去在書寫紀錄和報告時,我都會給自己設定一個無形的標準,期待每一份報告和紀錄都要像寫小說一樣,須具備完整的內容、組織、架構,遣詞立意也得字字斟酌。甚至想再收集更完整的訊息,或來個錄音逐字稿。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工作、寫報告時不想遺漏任何訊息,深信所有訊息都有其價值,想著哪天「有時間」時再好好記錄下來。但往往也會發現這很難做到,而且,這麼做還可能讓我們把該完成的事情給擱置了。更可怕的是,緊接著的報告像不斷繁殖般增生,接著,就把我們給壓垮了……

即便是大人,一定也有拖延的時候。偶爾和孩子說說自己的拖延經驗,和他分享我們的不完美,也分享「不合理的完美」曾對我們造成哪些威脅與破壞。當然,故事最後別忘了加點戲劇性張力——談談你是如何改變,並克服拖延的。

分享的過程中,讓孩子了解我們對於拖延的看法、感受和遭遇,也能讓他們了解我們在面臨拖延時的積極態度,特別是那股強烈想要改變的意志。

爸媽坦誠的分享,也能讓孩子不至於認為拖延是件難以啟齒的事,孩子在日後也會更有意願自我表露,與父母分享他自己對於拖延的內心話。

 

(本文選自王意中《戒掉孩子的拖延症》https://goo.gl/dW43xB,寶瓶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