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推動綠能不能光靠天氣、運氣和意氣

2016-11-05 03:16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巴黎氣候協定11月4日生效,綠色和平組織指出,政府雖喊出「2030年降至2005...
巴黎氣候協定11月4日生效,綠色和平組織指出,政府雖喊出「2030年降至2005年標準再減20%」的目標,至今卻無作為,呼籲《電業法》須及早修法且做好配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巴黎協定昨天正式生效,全球將共同努力減碳,對抗暖化;但台灣因各部會協調不順,仍提不出具體計畫。行政院日前將《電業法》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議,被視為我國邁向非核家園、啟動能源轉型的關鍵一步,希望藉此營造發展綠能的友善環境,進而填補核電除役的供電缺口,甚至取代部分火力發電,讓我國完成能源轉型。問題是,實現綠能和減碳須有全套的規畫,光有目標、卻無路徑,不可能實現理想。

從德國、日本等國的經驗看,能源轉型是一個耗時、耗錢的過程,我國自不可能只靠修一部《電業法》即完成大業。從近期國內幾個事件看,新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仍是說多、做少,甚至可以說,是在「靠三氣」─靠天氣、運氣、和意氣。

上月底國內供電亮出紅燈,備轉容量僅剩不到九十萬瓩,這是我國秋天首見供電如此吃緊;所幸近日天氣轉涼,暫解燃眉之急。供電情勢走到「看天吃飯」的地步,政府要負百分之百的責任。首先,國內並非真的無電可發,而是政府要求電廠不發電。以核一廠一號機為例,前年歲修時因燃料把手鬆脫,雖早修復,但迄今不准恢復發電。原能會認定一號機安全無虞,閣揆林全與經濟部長李世光也曾鬆口考慮重啟一號機,但最終仍不敵綠營強大的反核壓力。

日前秋老虎發威,國內供電不足窘境畢露,台電必須挖東牆補西牆,連試運轉中的林口新燃煤機組也被迫提前加入發電。另一方面,台電透過需量競價方式,懇求廠商減少用電,以便台電用較高電價向他們「買」回電力,供民生之用。目前回購的電量已逼近九十萬瓩,若沒有這些廠商,台灣其實已面臨限電。

讓還在試運轉的發電機組提前上陣,或要求廠商減少用電以紓解供電危機,這種「賭一把」、「靠運氣」的供電模式,絕非正常國家作法。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即公開對林揆說出重話,對供電情勢表示憂慮;作為國家產業主力的半導體業,不能一秒鐘沒有電,但政府卻無法保證供電無虞。

對於張忠謀的質疑,蔡總統回應說,政府會兼顧能源轉型與穩定供電,不會有所偏廢,「無論如何台灣必須要向前走。」這麼空洞的回答,仍未說清楚政府的能源政策要怎麼走。更雪上加霜的是,台中、雲林與彰化等民進黨執政縣市,正在鎖定火力電廠開刀,台化汽電共生廠甚至被迫停工。綠委蘇治芬更質問李世光:政府是否可以直接關閉台塑與台泥的燃煤發電廠?而經長只能諾諾回覆,稱要帶回研議。

以德、日大力推動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經驗看,在等待綠能比重提升的過程中,仍要靠燃煤電廠來維持供電的穩定。而且,風力、太陽能是「看天吃飯」的能源,以台灣的多雨多颱,其穩定性仍有待檢驗。尤其,綠能勢必帶動電價上漲,但蔡政府無法說實話,卻騙人民說不會漲電價。

再說,德國為綠能建構新電網,及向他國購入的電力,總體統計下來,其實並未達到減碳的效果,反而碳排放量增加。目前,台灣並沒有同時放棄核電、又不要火力電廠的條件,但民進黨中央與地方各為政治利益意氣用事,又如何順利推動減碳和能源轉型?

推動能源轉型,首先要盤點總體供電能力並訂出減碳目標,明白告知人民真相,以便各界提早因應。其次,中央與地方必須共同研議,對電廠運轉、空汙控制、機組更新等取得共識,不能各自為政,讓人民無所適從。第三,加速推動興建北部天然氣接收站,並思考是否擴建中部天然氣接收站,增加天然氣發電比重。做到這三件事,才能為發展綠能爭取到黃金時間,並兼顧能源轉型與供電穩定。

今年台灣供電的多事之秋,正是未來幾年我國供電危機的預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