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令人憂慮的快閃式復甦

2016-10-06 00:3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從近期的總體經濟數據表現來看,台灣經濟似已邁向復甦。誠然,就8月份外銷訂單年增率達8.3%,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高、出口自7月起就中止連續17個月衰退轉為成長、7月份景氣領先和同時指標更已連續五個月上揚,景氣對策信號也再度亮出綠燈等訊息,都凸顯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彷彿走出谷底,即將邁向第15次景氣循環擴張期。

若真如此,接下來應可見到台灣經濟出現廠商龐大閒置產能活化、回補庫存產生的長鞭效果及低基期效應等景氣復甦初期特徵,經濟體系也會產生自發性的「回歸均數」(mean reverting)力量,引導經濟活動向潛在經濟成長趨勢靠攏,使負向產出缺口消失及帶來較高的經濟成長率。就像走過網路泡沫及金融海嘯衝擊後,2002、2010年經濟成長率分別達5.57%及10.63%,較前一年彈升6.83及12.2個百分點,抑或如經濟衰退程度不顯著的1990年代,景氣復甦首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也大多會增加約2.6個百分點。樂觀者便就此推演,預言2017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可擺脫落寞,走向光明坦途。

然而,目前主要機構對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卻都低於2%,且極有機會重蹈第14次景氣循環(2012年1月起)擴張初期經濟成長率竟低於潛在成長率,導致負向產出缺口無法收斂的氣虛怪象。深入探究可知,會出現此一情勢主要是自2012年起,不僅出口、投資及消費等需求面動能匱乏,包含資本、勞動力及要素生產力等供給面的結構性沉痾亦取代循環性因素,成為決定經濟成長的一項主要力量。

先就資本而言,近年來廠商心態相當保守,只願填補必要性固定資本消耗以維持營運,使海嘯後的台灣淨投資占GDP比僅約海嘯前的一半及1980~1990年代的三分之一。

更讓人憂心的是,自2012年起台灣外人來台投資就已從淨流入轉為淨流出,顯見廠商不投資並非養精蓄銳,而是早把資源轉往海外,以致於台灣景氣即便好轉,廠商也無力大舉加碼投資。

再就勞動投入來看,台灣自2010年起便出現勞動力斷崖的危機。2011~2015年15~64歲工作年齡人口年增率平均值已自前十年的1%驟降至0.1%左右,2016~2020年該平均變動率更將下滑至-1%左右。

亞洲開發銀行便推估,台灣潛在經濟成長率將因勞動力不足而挫低0.65個百分點。

在資本累積不足及勞動力負成長的情況下,台灣若欲從供給面下手,突破當前低迷的經濟成長,唯有提高總要素生產力一途。就像同屬勞動年齡人口負成長的德國,便藉由工業4.0推動結合機器人、物聯網等新型生產型態突圍。相形之下,台灣每萬人製造業勞工配備的工業機器人數量不到200台,遠低於韓國的478台及德國約292台,顯見製造業生產導入新型生產型態的發展緩慢。

除了優化製造業生產力外,累積研發能量亦是提高總要素生產力的管道。惟相較許多國家紛紛祭出優厚條件競才,台灣低薪、高房價、高生活成本及被跨國企業邊緣化的環境,不僅難吸引國際優秀人才投靠,甚至出現嚴重的人才外流。

牛津經濟研究院直指,2021年台灣將是受調查國家中,人才缺口最嚴重的國家。

要言之,即便台灣經濟已漸從年初的低迷走向復甦,但近年需求面及供給面的結構因素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已凌駕循環性因素之上。

台灣資本累積及勞動力成長明顯受阻、製造業生產力升級速度跟不上他國,研發能量又逐漸消失,使總要素生產力的增長實難樂觀。再加上新政府難脫急就章地回應民粹之弊,亦無力進行長線的經濟規劃,缺乏可長可久的發展路徑及前景。而這波好不容易盼來的景氣春燕恐不僅令人無感,更可能是時有時無的快閃式復甦,故執政團隊斷不可就此鬆一口氣,宜更積極作為,為延續復甦而打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