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莫讓「新平庸」變成常態

10月2日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在美國喬治城大學演說時,以「新平庸(New Mediocre)」形容當前全球經濟景況。平庸係指不是太好,但也非太壞的狀況,有一種差強人意、勉勉強強的感覺。其實,台灣經濟也有同樣尷尬的處境。

至於冠上「新」字,旨在反映近年全球成長率的走勢若與金融海嘯前相比,已產生質變。過往,低基期常是經濟專家樂觀看待隔年成長加快的一項理由。不過,令人記憶猶新的是,2011年由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在偏低的基期下,2012年經濟成長照說應加快,但沒想到事後表現比2011年差,更加令人扼腕的是,2013年又發生比2012年差的情況。到了2014年,IMF於10月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後,同樣的期待又再落空。易言之,「新平庸」一詞除表明近年全球經濟成長平淡無奇外,還推翻了常規的基期效果。

當這種狀態持續愈久,經濟就愈難脫困,因為人們會逐漸將低成長視為常態,因而形成的未來預期,將體現在消費與投資支出的縮減上。於是,有效需求不足及物價走低所形成的通縮就愈趨嚴重。當前的歐元區正是如此。

「新平庸」的威脅對台灣也不容忽視。回顧201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跌落至1.48%以下時,各界深感震驚,擔憂此種「貧血式成長」將成為常態。經歷2012與2013年連續低於3%的成長後,今年好不容易重返3%以上,可是,要回到4%的標竿,難度似乎又不低。

何以至此,當然與國內外環境籠罩多片烏雲有關。其中國外因素包含,聯準會寬鬆貨幣政策退場的外溢效果,東歐、中東與亞太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伊波拉病毒席捲全球,中韓FTA即將簽署威脅台灣出口競爭力等;國內因素則包括食安、工安問題引爆民眾對公部門危機處理能力的質疑,重大經濟議題無法取得共識,缺乏信心等。

持平而論,要擺脫「新平庸」狀態必須要所有財經政策協同合作。以金融海嘯後的經驗可知,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雖有助於避免經濟陷入大蕭條,但從各國失業率依然維持高檔、薪資停滯成長可知,單靠這樣是不足的。

就台灣而言,有兩項政策更值得推動。首先是,彈性的財政政策。維持健全的政府財政狀況,固然是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但並非硬性拘泥於財政收支平衡。易言之,政府可減少可能造成經濟無效率發展的財政支出項目,將這些資金用來支持企業投資並鼓勵增雇勞工。例如,可利用國際油價走低之際,逐漸減少對能源成本的補貼,將省下的財政預算進行企業稅制革新。此外,儘管當前政府財政收支雖甚為拮据,公部門還是必須儘量籌措資金,投資到對長期經濟成長有益的基礎建設上。政府應利用高雄氣爆後,各界對工安問題的重視,儘速重新規劃台灣都市地下管線,一方面重振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另一方面擴大的財政支出可以提高經濟成長。

其次,政府應更積極地推動可提高生產力、競爭力及就業的結構改革方案。例如,「什麼都漲但就是薪資不漲」是大多數民眾的心聲。對此,政府除鼓勵企業調薪外,尚應全盤重行規劃教育改革,積極培養年輕勞工的創造力與競爭力。而在人口以及家庭結構變遷下,政府也應建立完善的嬰幼兒照護體系,讓已婚夫婦能夠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勞動市場,一方面提高勞動參與率,另一方面透過社會分工合作提高單位勞動生產力。

總之,「新平庸」狀態是一個嚴肅的議題,解決之道不能只依靠個別一、兩項政策,而是必須統籌平衡各項政府總體與個體財經政策。要脫困,考驗的不只是執政團隊的整合能力,也考驗著政治人物是否願意捐棄堅持,放棄相互杯葛,以「為台灣好」的心態找出最適合的政策組合。

【2014/10/31 經濟日報】http://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大孩子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